Page 305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305

乡镇党委工作


             困发生率 129%;顺应民意选址,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3个,搬迁安置 355户 1410人,其中松山
             旅游小镇安置点建成入住,白泥塘龙潭山、长箐旧寨坡安置点宅基地划分到户,农户建房掀起高潮;
             按照 “五个一批”的总体要求,做到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在产业扶贫的同时开展各类技能培训
             10期,增加贫困人口的就业技能,扶持 181人稳定就业,完成转移就业 876人;整合各类资金 34667
             万元,实施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 345户。

                  (四)生态为基、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
                  坚持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以国家级生态乡镇申报为契机,大力实施生态立镇。注
             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和清洁能源使用力度,2016年植树造林 1462亩。加大水源地树
             种限制,严禁杉木种植。集市生活垃圾做到统一收集,集中处置, “脏、乱、差” 的状况得到改善,
             镇辖区生态环境等 15个指标和 5项基本条件均已达到国家级考核指标的考核要求,腊勐镇申报国家级
             生态乡镇已通过省级验收,待国家环保部验收。

                  (五)民生为先、统筹为要,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始终坚持发展成果惠及民生,争取多方投入不断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向好。学前教
             育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建成腊勐中心幼儿园,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 100%,中考率 91%,中考成
             绩名列全县前列,新和小学师生宿舍楼即将竣工,松山小学师生宿舍楼开工在即。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投资 26万元完成长箐村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实施直播卫星户户通 1048户,受益人口
             4440人;脱贫攻坚文艺汇演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扎实开展,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逐步丰富;
             广播电视、网络宽带、农村淘宝等网络服务进入寻常百姓家。卫计事业稳步推进。卫生院中西医门诊
             同时开放,为群众就医问诊带来便利和实惠,全镇 6个卫生室项目开工建设; “奖优免补” “少生快
             富”等计划生育政策得到有效落实,符合政策生育率 8684%。社会保障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养老保
             险参保率 986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9973%。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自然灾害和城
             乡临时救助制度及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有效落实,残疾人生产发展状况
             明显改善。特困供养、城乡低保、民政优抚工作扎实开展,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持续加大殡改
             宣传力度,殡改政策知晓率逐步提高,首例财政供养人员顺利入葬公墓。社会管理不断加强。坚持废
             改立并举,注重发挥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制定完善符合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的村规民约,
             加大 “6995”和平安腊勐建设力度,抓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传
             统社会管理逐步转向政府治理、社会自我调节、村民依法自治的轨道。2016年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51
             件,调处率达 100%。同时,针对 1件历史遗留难题,全面落实预警机制和包案调处责任制,明确专人
             稳控调处。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有效落实,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二、执政做法和特点


                  (一)致力于创新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化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路径创新,大胆探
             索,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空间。按照 “抓特色做优一产、抓升级做强三产”的发展思路,坚持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高效上下功夫,在特色上做文章,在优质上找出路。大力构建互为依托、互
             为带动、互为补充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加快松山抗战文化资源开发,
             提升旅游服务能力,助推第三产业发展壮大,鼓励开办农家乐、农家旅馆、宾馆,逐年提高服务业在
             经济结构中的比重。

                  (二)致力于协调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突出规划引领,强化规划的权威性,靠近人与自然环境的最佳结合点,体现松山抗战文化和农耕
                                                                                                        ·
                                                                                                      7
                                                                                                   · 2 1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