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2 - 云南生态年鉴2017
P. 362
云南生态年鉴 2017
Annual of Yunnan Ecology
院、在建工程工地及其办公宿营区、旅游区、避灾 医、有临时安全住处,学生有教学场所上学。要在
场所、地震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临建设施 尊重受灾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鼓励受灾群众通过投
等重要部位、重点行业的隐患排查和防范工作,做 亲靠友、借住公房等多种方式进行分散安置,及时
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对排查中发现的突出问 发放生活补助。要切实加强集中安置点管理,切实
题、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要从可能面临的最不利 做好用火、用电等安全隐患排查和治安巡查等安全
情况出发,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 防范工作。要进一步完善集中安置点设施和服务,
改的要指定专人负责,抓紧制定整改方案并明确整 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志愿者进驻安置点开展多种形
改时限,把防汛抗洪各项准备工作抓紧、抓细、抓 式的志愿服务。要针对儿童、老人、残疾人等特
实。要围绕汛期不垮一库一坝的目标,全力保障水 殊群体细化特殊帮扶措施,给予优先保障。教育部
库安全度汛,特别是对病险水库和在建水库,要落 门要高度重视灾区学校受损情况,及时组织抢修和
实紧急疏散撤离预案和应急措施,一旦发现险情要 重建,在学校教室受灾损坏情况下,要搭建板房或
果断决策、及时抢护、科学处置,必要时提前转移 调用大面积帐篷,确保灾区学生暑假后正常上学。
下游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坚持以 要加强受伤人员救治,做好卫生消杀和防病防疫工
老城区、地下空间、下穿道路等低洼易涝区域为重 作,妥善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点,抓紧排查城市防洪排涝薄弱环节,将内涝积水
对城市居民生活、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 六、做好救灾应急各项保障
四、坚决组织群众提前避险疏散转移 各地、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做好灾情报送工
作,明确工作流程,确保制度到位、人员到位、责
当预判可能发生强降雨、山洪、泥石流、山 任到位,及时、准确、规范统计上报灾情,避免迟
体滑坡、台风等重大险情隐患时,有关地区要在当 报、漏报灾情,坚决杜绝瞒报灾情。要全面检查预
地党委、政府统一指挥下,协同有关部门采取一切 案体系、机制建设、指挥平台、应急演练、应急避
必要手段,组织处于危险区域的群众提前转移疏 难场所、应急救援力量、装备维护和应急物资储备
散。要按照以人为本、以避为主、确保安全的原 管理等相关情况,确保人员、物资保障到位。要进
则,认真落实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防 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和部门工作规程,对灾害应
御机制,全面落实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驻村 急处置的薄弱和关键环节要进一步细化和实化,增
指导员和党员包户的应急转移包干责任制,做到行 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充分考虑群众需
政责任人、监测负责人、信息报送人、预警报警信 求,抓紧采购和补充防汛类、生活类、药品类等救
号、转移路线、安置地点“六落实”。要及时启用 灾物资,尤其是需求量大、前期消耗较多的物资。
各类避灾场所,标明避险路线,沿途设置醒目的指 要科学合理调整完善救灾物资储备布局,对多灾易
示标识,在关键位置安排专人引导,对留守老人、 灾地区、偏远乡镇进行重点和分散储备。要建立
儿童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要提前制定“一对一” 健全救灾物资应急采购、协议储备和紧急调拨机
帮扶措施。对因洪水围困、道路损毁、山体塌方等 制,进一步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确保自然灾害
原因导致受灾群众无法自行安全转移的,要统一部 发生12小时内第一批救灾物资能运抵灾区,受灾
署,加强协调联动,及时调配车辆、船艇、机械 群众基本生活能得到初步救助。各级民政、商务、
等,有序疏散、转移和撤离受威胁群众。要加强人 质监和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保障好灾区生活物
员转移后的安全管理,严防洪水和地质灾害威胁解 资市场供应,确保食品、药品、饮用水等救灾物资
除前群众擅自返回,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质量安全。
五、妥善安置转移受灾群众 七、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受灾地区要通过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相结合 各地、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持续加大
的方式,做好受灾群众临时安置工作,确保受灾群 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力度,编制防灾减灾应急手册,
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就 广泛宣传普及防灾减灾基本常识和自救互救、避险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