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4 - 云南生态年鉴2017
P. 214
云南生态年鉴 2017
Annual of Yunnan Ecology
年,迪庆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着力实施“推进产业 在红色旅游精品小镇品牌建设方面,班洪乡
融合发展、市场建设、产业集群、留住乡愁、‘走 围绕“班洪”元素的隐喻对班洪街道两侧民居进行
出去’、人才培养”六大工程,进一步拓展发展空 特色改造包装。通过墙面粉刷、装饰装修和太阳能
间。同时,通过盘活存量,改造提升一批项目; 路灯架设,巧妙地将“葫芦和巨龙竹”两个班洪元
扩大增量,加快推进一批项目;立足长远,规划 素融入墙柱和路灯的设计之中,再添加佤族的建筑
实施一批项目;扩大开放,引进落地一批项目,充 风格和文化元素,既实现街道的美化、亮化和绿
分发挥项目带动作用,推动全州文化旅游产业转型 化,又充分展示佤族特色和班洪特色。
升级。通过努力,至2020年,初步形成以旅游业为 班洪乡在“完善城镇功能、改善城镇环境”
龙头的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文化产品的质量、 方面下功夫,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通过实施棚户
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成为 区改造,规划建设佤族特色民居房,不但改善群众
全州重要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 的居住条件,还兼顾完善城镇功能、改善城镇环
总值(GDP)的7%至8%,从业人员数量达到5万 境、彰显城镇形象。同时,按照超前、规模适度、
人,初步建成以香格里拉市为核心,辐射四周的环 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村镇的定
香格里拉文化产业大市场,成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 位和发展方向,逐步推进集镇基础设施建设,修建
廊核心区。 农贸市场引集入市,取代以路为市的局面,逐步改
新常态下旅游业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是 变村镇建设杂乱无章、水平低下的问题,切实改善
繁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对外交往的重要桥梁。按 村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照“旅游兴州”的思路,迪庆州充分发挥旅游资源 二、彰显红色历史,建设传奇班洪
优势,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 在班洪乡耸立着一座铭记班洪佤族人民抗英
势,让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阳光产业、富民产 斗争的纪念碑——班洪抗英遗址碑。1933年至1934
业,努力打造面向全省、辐射周边县市、连接国 年,侵占缅甸的英军武装侵犯中国班洪和班老等佤
内外市场的藏区旅游必经之地和高原生态旅游目 族部落共管的银矿区,用武力威胁和金钱收买等手
的地。 段,企图侵占银矿开办银厂,掠夺资源。面对英
军的侵略,班洪17个部落王在大榕树下聚义,举行
【班洪乡构建红色旅游精品小镇】 “剽牛立盟”仪式,决心武装抗敌。在佤山10余村
据《云南日报》载(记者谢进、李春林), 寨遭敌军炮毁之际,各部落人民仍坚持反击,终于
沧源县班洪乡根据“自然生态优势、民族精神文化 击退侵略者,收复失地。班洪乡还有一个闻名全国
优势、人文事迹优势和地理位置优势”四大优势, 的人物是“班洪四大嫂”。1968年,班洪饭店“班
构建红色旅游精品小镇。树立创新、协调、绿色、 洪四大嫂”的先进事迹在全省、全国引起轰动,
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望得见山、看得 沧源“班洪四大嫂”的感人事迹是人人为我、我
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目标,做好“规划、保护、 为人人的真实演绎。因此,二者是班洪乡的厚重
传承、发展”文章,突出“班洪元素”,不断促进 历史和无可复制的人文资源优势。班洪乡趁势而
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力构建文化氛围浓厚、环境优 为,围绕“班洪抗英事件”和班洪饭店“班洪四
美的红色旅游精品小镇。 大嫂”的先进事迹大力开发红色旅游项目。
一、凸显“班洪元素”,打造特色小镇 1934年爆发的“班洪抗英事件”,展现佤族
班洪是葫芦王地的核心区,“班洪抗英事 人民不畏强权、伸张正义的精神和对祖国的无限忠
件”体现班洪优秀的民族精神。同时,班洪乡种竹 诚,体现出各族人民团结御侮,维护民族独立和尊
历史悠久,境内分布巨龙竹、龙竹、黑龙竹、甜 严的光荣传统。同时,班洪抗英纪念碑又是“省级
竹、箭竹等竹子种类,野生竹资源丰富,当地群众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云南省国防教育基地”,
的生产生活均与竹子息息相关,各族群众都有种植 更是吸引着国内外人士前来参观学习。为了进一步
竹子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班洪乡努力 加强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地把这些元素融合起来,讲好班洪故事、将班洪乡 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充分展现班洪乡红色、人
建成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红色 文、生态的旅游文化资源优势,将革命传统教育
精品旅游集镇。 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实施以“恢复重建‘胡家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