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7 - 云南生态年鉴2017
P. 167

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云南省唯一的藏区,雪域高原迪庆有着                           着浓郁的藏文化特色,是藏区土陶烧制技艺制品的
            古老而悠久的的藏文化。依托这一宝贵资源,迪庆                             典型代表。尼西黑陶的品种正在不断得到开发,种
            州积极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特色文化产业                             类多达109种。同时,随着尼西黑陶系列产品的热
            发展势头好、潜力巨大,正成为促进迪庆经济发展                             销,尼西乡成立两家黑陶公司。公司采取农户分
            新的增长点。2015年,迪庆全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散加工、公司集中销售的经营模式,年产黑陶10万
            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7%,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                            件,销售收入达1…000多万元,进一步打响尼西黑
            达91…849万元,位居全省第二位。                                 陶的独有品牌,由此发展出来的黑陶文化产业开始
                 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走向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之路。在迪庆
            分,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在广袤的雪域迪庆,代                             的文化产业圈内,品牌先行渐成共识。…如“卡卓
            代相传的手工藏香、唐卡珍品和古老藏文书法深受                             刀”成为藏刀中一个最响亮的品牌,并形成独具特
            欢迎,民族歌舞更是广为流传。近年来,迪庆州依                             色的藏式刀具产业。七林旺堆的制刀厂形成一定规
            托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积                             模,有260名制刀工人,正准备申建全国刀文化博
            极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快全州文                             物馆和手工艺博物馆。
            化产业发展步伐。                                               文化观念的创新、文化体制的改革、文化活
                 为繁荣民族文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迪庆                           力的释放,使迪庆特色文化产业正在创造着“文化
            州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编制实施“十二五”及                              增量”。“文化增量”,体现在重点文化产业领域
            “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使得顶层设计、规                             的稳步发展。迪庆充分发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围
            划指导作用得到加强。同时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                              绕“金、木、土、石、布”,以工艺美术业为龙
            项资金,逐步加大对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发展的投                             头,藏文化民族工艺品、民族医药文化、民族特
            入,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兼并                             色文化产品成为当地藏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唐
            重组,着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鼓励                             卡、黑陶工艺品、藏香、民族刺绣、石雕、藏刀等
            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促进                             传统工艺美术实现产业化生产。迪庆民族服饰、藏
            文化产业布局结构优化,在产业与市场的结合中实                             服、唐卡、藏式木雕、藏绣、藏饰品、藏黑陶等产
            现民族民间特色文化资源转化利用、传承保护和可                             品相继出口到美国、瑞典、意大利、蒙古、印度等
            持续发展等。                                             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陆续走出国门,开展民间文化
                 同时,迪庆州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拓展打造                           交流。迪庆州先后组织200余家(次)文化企业赴
            文化消费市场,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扩大文化服务                             北京、深圳、厦门、西安等地,连续参加各类展会
            消费,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和交易会,招商引资协议资金达20亿元。
            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截至2016年,全州有文
            化企业联网直报单位20家,主营业务上亿元的文化                                【哈尼梯田亩产值超万元】
            企业一家,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民营企业194户、                                据《云南日报》载(记者张文峰、通讯员李文
            个体工商户324家,各类文化产业经营单位总计达                            志),元阳县位于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核
            1…032个,经营内容涵盖演艺、休闲、娱乐、民间                           心区,境内有19万亩哈尼梯田,被誉为“梯田故
            工艺、广告、印刷、音像、影视等。                                   乡”。历经1…300多年,梯田农业仍是哈尼族等当
                 企业由少到多、产值从小到大,迪庆文化企                           地群众生产生活的根本。
            业的蓬勃发展折射出迪庆文化产业发展所取得的重                                 作为红河州的贫困人口第一大县,由于靠传
            大进展。迪庆州进一步推进文化内容创新和文化精                             统方式耕种梯田经济产值低,加之全县旅游尚处在
            品战略的实施,加大优秀文化产品推广力度,以大                             发展崛起阶段,带动辐射效应小,绝大多数群众未
            项目带动,推进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充分展                             能有效参与到全县旅游产业发展中来,出现坐拥哈
            示各地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促进文化惠民、文化                             尼梯田这一世界级资源却不能脱贫的尴尬。
            富民。                                                    2012年以来,元阳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充
                 在香格里拉地区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藏族聚居                           分利用哈尼梯田这一世界级品牌资源优势,决心做
            的地方叫尼西,世世代代以种青稞、制黑陶为生。                             好梯田“文章”。在进一步完善全县旅游要素,积
            尼西的黑陶制品工艺典雅大方,图案精巧美观,有                             极引导群众参与旅游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同


                                                                                                           12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