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9 - 云南生态年鉴2017
P. 169
生态文明建设
州级自然保护区和一个县级自然保护区,
即: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曼稿子保护
区,面积为7…870公顷;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涉及勐海片区保护区面积
为15…560公顷,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涉及勐
海保护区面积23…457公顷和一个县级自然保
护区面积为28…315.73公顷,境内自然保护区
面积达75…202.73公顷。保护区内有多种国家
重点保护的珍稀动植物。近年来,自然保护
区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混农林业发展模式”
合作项目,在保护区内少数民族村寨,进行
混农林业示范,开展了“共管”活动的大胆
尝试。2007年起开始实施自然保护区管理部
门与区内和周边社区的共管项目和生物多样 基诺乡巴坡村 (江 云 摄)
性保护廊道建设示范项目:包括建立共管组织,成 诺山基诺族乡巴亚村接待游客56万人。随着农民群
立共管委员会,聘请协调员,采用科学的评估方 众科学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基本养成,生活生产条
法,分析和研究社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制定共管 件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更加舒适,生态建设和
章程,确立责、权、利为主要内容的责任书,与 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农民致富增收能力大
村民共同制定发展计划,确定和实施具体项目。 幅增强,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既要着力
通过建立“社区共管”模式,推行参与性资源管 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取得阶段性成果,又要着眼
理,缓解社区对资源保护的压力,促进周边村民 长远,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整体提升
生态意识的提高,实现农民自发的保护自然生态环 农村公共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完善各级
境,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清洁环境经费投入保障制度,形成管护长效机制。
得益于农村环境综合连片治理示范村项目的 基诺山基诺族乡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清洁整治建
实施,勐罕镇的各个寨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设规划,把美化家园活动与生态建设、特色产业发
2016年6月5日,勐罕镇获得国家环保部授予的“首 展紧密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与国家级生
届中国生态文明先进集体”殊荣。 态乡镇建设紧密结合,分步实施,统筹推进,实现
在曼峦嘎村头,通过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村 乡村清洁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村民们在保
民们建起一座生态湿地工程,通过实施居民庭院 护环境中持续受益。
雨污分流、村落污水排水、村落污水处理、村落 勐腊县勐捧镇勐捧村委会景迈村小组,共有
垃圾收集清运4项整治工程,全过程做好污染控 60多户傣族居民,每家房前屋后的庭院里都种植珍
制。为发挥工程最大效益,该项目土建工程尽可 贵药材石斛、蔬菜、木瓜等。近年来,随着生态环
能地保持绿树掩映、花果飘香的生态景观,远远 境改善,依托绿色产业的发展,村民们收入有了显
望去,呈现于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和美的生态画 著的提升。在生态建设中尝到甜头的当地群众,逐
面。如今,在绿色美丽家园中享受到“绿色福 渐由被动保护环境,变成积极主动保护环境,而生
利”的群众,有了自觉性、主动性,去建设、美 态环境的改善又为老百姓带来更大的生态红利,真
化家园,爱护家园。 正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和谐共赢。
绿荫苍翠、群山环抱的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 西双版纳州生态创建工作中的探索,是全省
乡景区不分季节,总是游人如织。基诺山基诺族乡 生态创建工作积极推进的一个缩影。正确处理保护
巴亚村委会巴坡村小组位于基诺山景区内,得益于 和发展的关系,让各族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实践
旅游业的发展,当地村民们日益过上了好日子。生 中,云南省各地正着力探索,走出一条保护生态与
态文明建设不仅让农民得到实惠,而且点燃、激发 经济发展互利双赢的文明发展道路。
了广大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2015年,基 (李甜江 整理)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