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3 - 中共禄劝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393
脱贫攻坚工作
脱贫攻坚工作
(三)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圆满完成换届工作。顺利选举产生新一届县人大、
政府、政协班子成员和法检“两长”共 79 人、出席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35 人。
二是精准教育培训干部。举办县级脱贫攻坚专题培训 4 期 1315 人次,组织全县 274 名领导干部
及村党组织书记分三批次到贵州毕节开展脱贫攻坚实地学习考察;培训基层党组织书记、大学
生村官 525 人次;全年共组织县级领导 53 人次、科级领导 50 人次、一般干部及村(社区)干
部 7 人次参加省市集中培训。三是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注重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
重点培养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扎实肯干、业绩突出、作风优良的干部,果断处理认识不到位、精
力不集中、措施不聚焦的干部,全年共调整干部五批次 269 人。
(四)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一是广泛开展人才工作调研。制定下发《禄劝
彝族苗族自治县人才工作专项调研实施方案》,成立调研组对全县 28 家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单位及 13 个乡(镇、街道)进行人才工作专项调研。二是吸引聚集优秀人才。全面实施《禄劝
彝族苗族自治县市人才扶贫和技能扶贫行动计划》,完成 14 名县委联系专家选拔工作。立足脱
贫攻坚,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全年累计培训 6 期 7000 余人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200
余人,农村科技骨干 200 余人,基层农技人员 400 余人。三是加强劳动力转移力度。全面贯彻
落实省市关于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重要部署,举行就业培训 6000 余人次,举办招聘
会 4 场,成功实现转移劳动力 2500 余人。发挥“科技孵化器” 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的作用,
建设禄劝生物医药科技孵化器、禄劝撒坝火腿科技孵化器两个科技孵化器。
二、工作措施
(一)坚持“一个理念”,以品牌打造引领脱贫攻坚。坚持“典型引路、分步推进、全面提高”
的理念,制定下发了《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创建少数民族扶贫党建“双推进”示范点工作方案》,
将洗马塘、出水箐、大平地、芹菜塘、上火房等 5 个村民小组建成彝族苗族“双推进”示范点,
命名表彰 17 个基层服务型党建示范点,以典型引领、辐射带动基层党建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二)注重“两个发挥”,以组织坚强助推脱贫攻坚。一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以三个“记录本”为抓手,推动“三会一课”等制度落实,
不断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选派强有力的少数民族“双推进”指导员,采取指导员挂村包组、
乡(镇、街道)干部结对帮户、行政村干部联片、村组党员联户的“4+X”模式,建立县、乡、村、
组“四级”民情责任区,为服务脱贫攻坚提供保障。二是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实施“四
培养”工程,把 50 名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 157 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 25 名党员致富
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把 16 名优秀村干部培养成村党组织书记;支持广大党员创业,培育 160 名
党员创业示范户,带动 480 户身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三)筑牢“三个阵地”,以感恩情怀助力脱贫攻坚。一是做“特”村史党史陈列室。以
民族团结、共同繁荣进步以及感恩党、感恩政府为主题,凸显地方特色,融入民族元素,开展
寻找本村的“前世今生”“第一任村(党)小组长”“第一名军人”“第一名大学生”“第一
名党员”“第一名共青团员”等“五个一”活动,梳理少数民族村组历史沿革、村落文化、民
俗风情、乡贤名人,打造 74 个村史党史陈列室。二是打“牢”活动阵地。全力推进村民小组活
动场所建设,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阵地覆盖。三是做“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精心打造皎平
渡红军渡口、翠华铁索桥两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依托基地强化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以感恩情
怀凝聚能量,用革命精神筑牢思想。
(四)建立“四个机制”,以制度保障支持脱贫攻坚。一是建立考核机制。制定下发《村(社区)
党组织书记考核方案(试行)》,预算 194 万资金用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脱贫攻坚履职绩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