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4 - 中共禄劝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394
2017
2017 年中共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委执政纪要年中共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委执政纪要
效补贴,不断提高其服务群众、服务脱贫、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健全责任机制。制定
下发《关于进一步压实各级领导干部脱贫攻坚工作责任的实施意见》,明确五个方面领导责任,
强化刚性落实。三是完善关爱机制。划拨 360 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调整提高全县 60 岁以上农村(社
区)困难老党员定期补助,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
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四是探索政策倾斜机制。以党建为引领,集中有限资源向少数民族贫困村
组倾斜,加大少数民族地区项目、资金投入力度,把自然村整体搬迁作为脱贫一批的重点,脱
贫攻坚开展以来,共搬迁苗族村 19 个、彝族村 7 个、傈僳族村 2 个、傣族村 1 个,助推少数民
族群众安全稳定住房全覆盖。
(五)强化“五个措施”,以踏实举措促进脱贫攻坚。一是“重点化”培育。动员基层党
组织制定规划、对接政策,落实撒坝猪、乌骨鸡、板栗、葛根、葡萄、猕猴桃、青(花)椒、
中药材八大重点产业,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二是“合作化”发展。采取“党
支部 + 龙头企业 + 合作社 + 贫困户”“党支部 + 合作社 + 基地 + 贫困户”等方式,发展壮大村
集体经济,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三是“基地化”建设。打造党员创业基地 13 个,力争实
现村村有支柱、户户有项目。四是“技术化”培训。加强村组干部和致富能人的培训,开展贫
困群众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行动。五是“组织化”输出。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开展千名人
才进村送智行动,与朝阳区等地签订协议,有组织有计划输出 1503 人富余劳动力到北京朝阳区、
新疆等地外出务工,确保了群众稳定增收。
三、经验体会
禄劝县委组织部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发展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
坚持推动“六个发展”,以长效机制助力决胜脱贫攻坚。
(一)建立党建工作与扶贫工作同步部署机制。采取“党建 + 精准扶贫”模式,使党建工
作与精准扶贫工作无缝衔接,实现同步谋划、同步部署。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六
个百家”党建活动为抓手,以“学”促“做”,切实将精准扶贫和基层党建“双推进”抓在手上、
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
(二)建立党建责任与扶贫责任同步落实机制。建立完善党政同责、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
创新“1+4+4”工作模式,建立 1 名县处级领导、4 个县级机关单位挂钩联系 4 个村基层党建和
脱贫攻坚工作制度;出台《基层党建工作问责办法》《“三级联动”“四位一体”干部监督
办法》,采取“4+10”问责方式,督促整改问题 260 个,通报单位 3 家,约谈脱贫攻坚中作用
发挥不到位、工作措施不聚焦、推进成效不明显的领导干部 7 名,问责 11 名,免职 3 名。
(三)建立致富带头帮扶队伍与脱贫攻坚一线队伍同步强化机制。实施“万企帮万村”行
动,成立县乡村三级脱贫攻坚致富带头人帮扶协会 220 个,发展会员 6304 人,帮扶(带动)贫
困户 14408 人,夯实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基础;以县乡村三级集中换届为契机,选优
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优秀干部在基层一线、攻坚前沿被火线提拔,开展“学马鹿塘精神、争做
自立模范,学习身边典型、争当扶贫先锋”活动,表彰了 48 名“十佳村干部”“十佳村小组
长”“十佳共产党员”先进典型,以榜样能量凝聚脱贫力量。
(四)建立特色产业发展与集体经济发展同步推动机制。以水稻、马铃薯等传统作物种植,
中药材、蔬菜、水果等特色种植,生猪、黑山羊、肉牛、乌骨鸡等规模规范养殖为重点,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典型带动,落实“五个一”产业发展扶持机制,种植粮食 70.42 万亩,中药材 10.09 万亩,
蔬菜 10.78 万亩,花卉 6835 亩,水果 5015 亩,出栏生猪 79.5 万头,牛 9.5 万头,羊 29.5 万只,
禽 240 万羽,有效带动全县 16 个乡(镇、街道)26321 户 92380 人发展农业产业生产增收增效;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