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红塔年鉴2018
P. 80
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户以上,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 兴示范点。二是突出产业支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1个以上。抓好科技孵化平台建设,确保红塔区创业创新科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烟、菜、花、果、
技孵化基地4月份开园,入驻企业达30户以上。积极开展国 畜”,不断调整优化种养结构,以提高供给质量为核心,
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申报工作,力争专利申请达600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
2018 件以上,认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户以上。 展。推进大营街街道赵桅社区“生态田园·都市农庄”田
(五)突出“五网”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功能升级。 园综合体,启动春和街道“春和景明”田园综合体建设,
紧紧抓住全省“五网”建设五年大会战重大机遇,以路 打造一批农林观光、康养休闲、文旅宜居的都市乡村旅游
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建设为重点,构建互联互 庄园。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
通、功能完备、高效安全、保障有力的基础设施网络。一 体,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户、专业合作社4个、家
HONGTA YEARBOOK
是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西横七路、西横十三 庭农场2个,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三
路、高铁新城片区等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加快实施西河路 是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巩固和完善农村
北延长线、创业路等道路工程。全面完成海绵城市项目征 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
地拆迁工作,力促玉溪大河下段、大河上游、大河以北及 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三权分置”多种
老城片区4个重大海绵城市项目加快建设。加快推进玉磨铁 实现形式,切实落实中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路、弥玉楚高速、国道213线改扩建等工程,积极做好滇中 30年”的部署要求。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
城际铁路红塔区段建设工作。优化公共交通布局,建设城 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切实提高土地经营效率和
际轨道交通,配合做好云轨示范线工程,加快城乡客运发 效益,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四是补齐短板,打
展。二是加速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升级,配合做好天然气管 造宜居村庄。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道过境支线工程建设,做好城市天然气管网工程和推广利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
用工作。三是推进滇中引水配套工程、望天山水库、曲江 10个、移民后扶项目13个,继续抓好“百村示范、千村整
玉溪城区段治理工程建设。四是促进云计算、大数据产业 治”,启动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支流河道治
发展,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电信网、广电网和互 理和农村公厕建设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项目,
联网三网融合。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4G网 完成3个省级示范村、9个市级示范村、64个整治村建设任
络的覆盖率和通信质量,打通入户“最后一公里”。 务,全面完成民房统规联建,逐步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六)突出城乡融合,推进美丽红塔品质升级。走城 务均衡化。五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谐乡村。全面
乡融合发展之路,推进美丽红塔宜居品质更优、宜业品位 巩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成果,推动社会治理重心
更高、宜游品牌更响。 向基层下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村(居)民自治
做优城市。继续做好“六城同创”工作,做好国家卫 良性互动。六是突出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大营街“云南第
生城市的复审迎检工作,力争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加 一村”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与昆钢深度合作,紧抓高铁
快推进老五街、大营街、玉交集团等片区改造建设,完成 新城、玉溪大河三期等重大项目建设的机遇,制订行动计
2018年的棚户区改造项目1.000户开工任务。配合做好玉 划,加快实施大营街片区棚户区改造和温泉小镇项目建
溪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修编和城市设计、“城市双修”等 设,启动大营街集镇“退二进三”工作,科学规划建设大
试点工作,开展科教创新城核心区民房规划建设研究,为 营街商贸、旅游文化及康体养生项目,打造全市乃至全省
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提供依据和支撑。积极配合、加快 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
推进,完成玉溪大河三期河道主体工程、高铁新城站前广 做美生态。以更严厉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铁腕治
场、东风中路拓宽改造、玉江大道提升改造等重点项目, 污抓环保,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用力打好大气、水、
基本建成四个海绵包199个工程项目,加快中心城区50千米 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一是实施“蓝天”工程。全面
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设,有效解决群众关注的积涝及反复 加强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综合防治,严格执行高污染燃料
开挖施工等问题。推进“增绿添色”提档升级,力争2018 禁燃区相关规定,优化城市能源结构,深化工业污染治理
年春节前完成“花城”打造,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景观品质 和主要污染物减排,继续做好环境空气质量PM2.5、PM10
和绿地率。实施“点亮红塔”二期夜景照明工程,推进亮 等指标监测和控制,确保空气质量。二是实施“碧水”工
光工程由城市向农村覆盖,提升城市景观照明品质和档 程。认真落实河长制,提升河库渠管理水平。加强水源地
次。着力抓好“厕所革命”,新建改建城市公厕、旅游厕 综合整治,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依法依规拆除径
所45座,合理布局可移动式公厕3座。配合推进城市管理体 流区范围内养殖场,完成大矣资社区搬迁工作,启动3个湿
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市区城市管理体制,厘清区、街道、 地建设。采取PPP模式推进城市黑臭水体和农村生活污水
社区三级权责体系。深入实施“四治三改一拆一增”,激 治理,继续深化工业水污染治理,确保全区水质进一步改
发环境整治活力,建立完善有效机制,提高市民对市容环 善。三是实施“地绿”工程。推进土壤污染详查和防治工
境整治的参与度。全面推行城市管理网格化、智慧化,有 作,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0平方千米,加强森林资源管护,
效提升智慧城市管理水平。 抓好森林防火,完成植树造林3.000亩。四是继续深化生
振兴乡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 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生态红线划定和空间管控,严格执
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行“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制度,启动污染源普查工
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做到在要素配置上优先 作,强化污染源头控制和总量管理。落实环保机构监测监
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 察垂直管理改革,全面加强环境监管执法,解决突出环境
排,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突出规划引领,高起 问题。继续抓好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力争完成“省级生态
点编制红塔区乡村振兴行动规划,高标准启动建设,打造 文明区”和3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完成省市绿色社
一批宜居宜业、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乡村振 区、绿色学校创建任务。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