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红塔年鉴2018
P. 79
产品竞争力,推进产品中高端化。二是做大生物医药及大 续增收为核心,对税收贡献大、带动就业多、成长性好的
健康产业。以新药创制和资源二次开发为重点,支持维和 骨干财源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对连续三年纳税稳定增长、
三七加工中心项目建设,延伸生物制品、保健品和中药制 新建成投产预计纳税较多的企业,采取专项资金、财政贴
剂产业链。支持克雷斯制药扩能提产、促进产销翻番。力 息、以奖代补等措施给予扶持,巩固提升老税源,培育壮
推“两医院10中心”建设,积极发展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 大新税源。力争培育纳税超500万元企业达60户以上,超
体的医疗康养产业。三是做精新材料新能源产业。规划建 1.000万元企业达40户以上,超2.000万元企业达15户以上,
设产值超百亿元的光电子产业园,力促蓝晶科技新增3.500 年内新增财政收入贡献3亿元以上。
万片蓝宝石衬底基片扩能改建项目竣工投产,积极引进生 创新方式,强化支撑。健全完善“三金一券一池”运
产蓝宝石基片中下游产品的企业,发展单晶材料及新光源 行,强化资金保障。做深项目包装,全力争取中央和省预
材料产业。依托汇龙科技、太标等企业,拓展光电新能源 算内资金、专项建设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深化“3+5”
产业发展空间。四是加快培育信息产业。以延伸产业链 国有平台公司改革,整合政府资金、资产、资源和资本,
条、强化应用为主攻方向,加强与中国移动玉溪分公司、 创新方式、贷债并举,拓展融资渠道。规范政府与社会资
亿赞普、贵阳互联网金融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支 本合作(PPP)模式,鼓励企业发行城市停车场建设、战
持“大数据+”“一卡通”等项目,拓展科技咨询、生活服 略性新兴产业、养老产业等专项债券。紧盯产业、紧盯
务、物联网、大数据应用,为商务、政务、政府决策咨询 企业、紧盯项目,研究制定并完善财政性资金支持重点产
提供信息服务,促进电子信息和信息服务产业融合发展。 业、重点企业管理办法,发挥好政府资金放大效应。引导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挖掘经济增长新潜力。 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从源头上解决企业融资
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繁荣城 难题。健全完善由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多方注资设立的
市经济。一是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产业经济带。加大力度, “调头”资金池和融资担保风险补偿资金池,着力解决企
全力推动中国(西南)玉溪国际物流港一期项目实现开工 业融资难、调头难问题,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实体经济
建设。启动玉溪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促成橡 发展。
胶交割库项目承接落地、活发国际物流园投入运营。加强 规范行为,严防风险。进一步规范财政预算管理,调
与传化、新跃等物流企业合作,加快建设智慧物流信息平 整优化支出结构,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严格
台。围绕城南、城中两大交通枢纽,由南至北,打造现代 执行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措施,实行规模控制、限额管理,
物流产业经济带,抢占枢纽经济先机。二是促进金融、商 积极筹措资金偿还到期债务,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加强
贸服务业快速发展。启动深圳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项目建 金融领域风险排查防控,坚决打击非法集资等各类违法违规
设,配合加快玉溪金融中心规划建设、力争第一批金融机 金融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构尽快入驻。优化商贸市场建设布局,促成新天地商业广 (四)突出科教引领,推进活力红塔动能升级。坚持
场城市综合体投入运营,启动华美立家、吾悦广场等项目 科教引领创新、加快动能转换,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先
建设,促进服务业向北延伸,业态向中高端升级。三是进 行先试,激发改革创新发展动能。
一步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加大引入总部企业、培育重 在科教引领上精准发力。加大力度、全面完成科教创
点商务楼宇力度,进一步完善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政策,规 新城征地拆迁工作,积极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和招商引资工
范总部企业和重点商务楼宇认定工作,加快总部企业聚集 作,主动配合抓好科教创新城和高铁新城核心区规划建设。
形成产业集群,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新支撑。四是加快发 积极引进省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拓展与云南大学
展旅游文化产业。开展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构建 在陶瓷文化创意、云南中医学院在医养康等领域深度合作。
“一心一河一圈两山一小镇”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加大 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实施方案,构建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 特
力度推进玉溪窑青花瓷创意产业街区项目、力争6月底前开 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政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载
街,启动龙马山生态康养农业观光旅游园等项目建设,配 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政策措施,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的
合加快推进玉溪大河下段、高鲁山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园等 政策保障。加强领军型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引,打造“双
项目建设。深入挖掘聂耳音乐、花灯戏曲、烟草、陶瓷等 创”平台,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文化元素,继续办好米线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加快将文化 在改革驱动上深度着力。全面完成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资源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 事业单位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完善一站式惠
大兴实体经济。健全完善区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 民“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推进网上网下互动,
度。抓好扩产促销、电力市场化交易、清费减负等措施落 建成区、乡、村三级联动、互联互通、便民利民惠民的政
实,促进企业降本增效。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小微企 务服务体系。继续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完善“中介超
业扶持、“行业小巨人”培育工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 市”建设。修改完善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建立
业7户、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5户。创新园区体制机制, 健全项目投资负面清单。深化工业园区改革,激发内生动
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着力推动企业向园区 力,打造服务实体经济平台。深化殡葬改革,实现“四个
集聚。完成红塔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修编,突出优势主 100%”。加快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理顺权责关
导产业,加快形成专业化、特色化的产业园区,力争新开 系。推进云南省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改革试点县工作。深化
工项目20个以上。 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和付费制度改革,规范公立医
(三)突出财源建设,推进强基固本行动升级。坚持 院诊疗行为。
“长短结合”,立足财源谋发展,围绕发展活财源,持续 在创新驱动上持续用力。整合科技规划和资源,构建
打好财源培植攻坚战,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 公开透明的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制定知识产权
财力支撑。 保护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方案。成立红塔区科技成果转
夯实基础,壮大财源。以打牢基础、优化结构、持 化中心,申报科技项目20项以上,争取资金2.000万元以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