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毕节地区通志(卷十)
P. 80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年12月,日寇进逼南京,丁扬斌携家眷辗转于次年春回到贵阳,先后应聘于贵阳女中、贵阳
            师范学校、清华中学任教。1941年,丁扬斌携妻小回黔西白泥田老家,将丁氏宗祠改办农文小

            学。次年,应聘到黔西中学任教。1944年,辞聘回白泥续办农文小学,用家宅作教室开办初中
            班,招收小学毕业后难以进黔西城读初中的青年就读。冬,丁扬斌当选为黔西县临时参议会议

            员,曾在大白天提灯笼进县政府,直言“这衙门太黑暗”。1947~1949年,任黔西县文献委员会
            委员,参与修纂黔西县志(经费不济未成)。
                 黔西县解放后,丁扬斌继续在家乡兴学从教。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寄诗3

            首,勉励丁扬斌跟随历史车轮前进。1955年,丁扬斌创办马家塞民校。次年,创办工农中学。
            1955~1965年,先后当选县人民代表、县人民委员会委员,被聘为贵州省文史馆馆员。1965年9

            月6日病逝。
                 丁扬斌写有大量诗文。1994年,黔西县杜鹃诗社搜其诗作260余首印出《丁扬斌诗集》。

            2007年,丁扬斌后人搜其作品请徐明德教授编成《丁扬斌集》传世,收入诗作320首、文32篇,
            还有部分日记。



                                                        张伯卿



                 张伯卿(1893~1952),字廷桂,清末大定六龙人。10多岁即始学漆艺,渐技艺出众,唯
            其掌握濒临失传的皮胎漆葫芦生产工艺。1927年,张伯卿在大定城开办“宝光斋”漆器工场,

            所生产的漆器造型典雅,工艺独特,制作的皮胎漆葫芦高约1米、直径60厘米,内盛10人使用
            的杯、碟、碗、盘、匙、筷数十件,除筷子系乌木制作外,其余均为皮胎髹漆工艺制品。1938
            年,“宝光斋”生产的皮胎葫芦获国民政府实业部颁发奖状。张伯卿制作的都盛盘(陈列文具

            用)取料考究,做工精细,历久仍光泽照人,不歪不翘,挡边空花四棱四现;六方茶叶盒、八
            方茶叶盒,可将盒盖掉转方向松紧自如,线条平整,缝口密合。“宝光斋”除生产皮盘、皮

            箱、烟盒、花瓶、帽筒等传统产品外,张伯卿还设计制作手提式公文夹等产品。1952年11月,
            张伯卿病逝。



                                                        石玉书



                 石玉书(1893~1973),又名国麟,清末黔西打鼓新场(今金沙)平坝人。少时就读于打鼓
            新场玉屏书院,15岁拜贺静轩学医,潜心研读中医经典及明清诸家中医著述,历时3载,得其精

            要。18岁在故里平坝挂牌应诊,时值流行瘟疫,石玉书拟方医治,疗效显著,一时名震。1918
            年,迁居打鼓新场行医,并求教于名医丁敬之,医术大进。1924年,贵州省军事善后事宜公署

            会办兼国民革命军川南边防总指挥毛光翔率部赴赤水,经打鼓新场时突患急病,军医束手无
            策,请石玉书诊治,病愈。行至赤水县土城镇,病复发,派人赶到打鼓新场接石玉书前往
            治愈,于是婉留石玉书于军中。1929年,毛光翔任贵州省主席,石玉书被委任为国民革命



          3838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