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2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432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展相应工作。2003年,有职工230人,其中医技人员205人。在医技人员中,有副主任医师12人,
主治医师26人,医师46人,医士7人;主管护师12人,护师51人,护士6人;主管药师5人,药师
5人,主管检验师3人,检验师6人,检验士2人,放射医师4人。有房屋1.34万平方米,设床位120
张。设有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医疗美容科、传染科、结
核病科、地方病科、急诊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检验科、病理科、麻醉科、放射科、预
防保健科。拥有CT1台、B超4台;500、200毫安X光机各1台;碎石机、腹腔镜、彩色多普勒成
像仪、自动生化分析仪各1台;麻醉机、心电图机各2台;亚健康检测分析仪1套。
1953年,设门诊、病房,门诊分设西医内儿科、中医科。1956年,设置检验科,开展三大常
规。60年代,并展肝功能检查、交叉配血。1962年,设放射室,作放射诊治。1968年,分设内儿
科、外科、妇产科。1978年,增设骨伤科。1979年,开展超声检查,电解质测定、脑脊液检查。
1983年,开展心电图、脑血流图、病理切片、纤维胃镜诊治;增设中医科。80年代中期,成立护
理部,管理护理工作。
金沙县人民医院
民国31年(1942),成立金沙县卫生所,地址文昌宫庙内。是年8月,改名金沙县卫生院。
1950年7月,金沙县人民政府接管金沙县卫生院。旋即,将金沙县卫生院更名为金沙县人民政府
卫生院。1953年4月,改称金沙县卫生院。1956年5月,更名为金沙县人民医院至今。是年,修建
病房。病床增至30张。1960年,设X光室。1982年,床位增至168张。1998年,2700平方米的门
诊楼建成投入使用,有设备心电图机、500毫安X光机、麻醉机。
1951年,设综合诊断、外科室,病床10张。当年起,内儿科主要诊治伤寒、痢疾、疟疾、麻
疹、百日咳,外科主要诊治脓疡、疥疮、外伤。1953年,增设化验室、妇产科门诊。化验室开
展三大常规、血沉、血型交叉配合试验。1954年,增设中医科。1955年4月,成功开展首例阑尾
手术。1960年,设X光室。1970年,设置五官科、针灸理疗室,诊治常见病,作拔牙、镶牙术;
针灸理疗室开展电疗、超声理疗。1987年,设置保健科,皮肤科。保健科开展预防保健及预防
接种工作。2003年,全院有职工148人,其中医务人员116人。医务人员中,有副主任医师8人,
主治医师23人,医师19人,医士4人;副主任护师7人,主管护师23人,护师24人,护士2人;主
管检验师2人,检验师3人;放射医师3人,放射医士1人。
织金县人民医院
民国27年(1938),贵州省卫生处批准成立织金县卫生所,所址书院阁南侧厢房。1942年7
月,改称织金卫生院,承担织金县一般医疗,兼办医药、救济、防疫。1944年,院址迁双堰塘
报恩寺。1945年,省政府将织金县卫生院升格为二等卫生院。1947年,院舍迁张家祠堂。
1950年1月,织金解放,织金县政府接管县卫生院,将其更名织金县人民政府卫生院。1951
2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