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1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161
第二十二篇 教育 科学研究
完成黔西县纸厂区三岔田、大方毛栗、纳雍大坡的硫铁矿普查;1979~1984年,113队又着重勘
探毕节林口矿区。截至1987年,全地区硫铁矿的探明储量为5.71亿吨。至2011年,查明有大型矿
订4个、中型矿床1个。
泥炭(草炭)勘查 1961年,贵阳师范学院张英骏编著《贵州沼泽简史》,记述威宁泥炭
沼泽及其成因。1970~1975年,省地质局勘察大队,概略勘查威宁草海和毕节朱昌的泥炭勘
察;1975~1978年,113队先后普查毕节朱昌、赫章兴发大海子泥炭;1976年提交《毕节朱昌草
炭普查报告》,探明储量为146万吨,是省内第一个正式探明泥炭储量的矿区。1978年,中国人
民解放军732部队,在威宁草海打水汶钻探时,在湖中首次打出深埋的泥炭层;1982年,省地质
局区调队、物探队、113队采用钻井技术,在草海湖中打出泥炭5层。同时勘查秀水海子、陶家
海子泥炭矿区,探明威宁县以草海为主的泥炭储量为1.1亿吨,占全省总量的83%。
稀土金属勘查 1959年,毕节专区地质队在勘探织金新华磷矿时,发现磷块岩中含有稀土
元素,并在报告中作出记述和评价。1967~1970年,113队勘查新华磷矿,肯定其为巨型稀土磷
块矿床。1970年,省地质局114队接替113队进行稀土勘探。次年,107队参加。1972年提交《织
金县新华磷矿区含稀土磷块岩地质勘探报告》,肯定该矿区稀土分布面积为32平方千米,是国
内少有的大型稀土产地。经检测,15种稀土元素都有,其中钇含量占稀土总量的35~40%,一般
钇族稀土占总量的45%~50%,余为铈族稀土。磷块岩中伴生稀土的利用,目前采选和冶炼成本
过高,其开发还有待技术进步。
铜矿勘查 1914年,丁文江考察威宁铜矿河铜矿;1919年翁文灏编著《中国矿产志略》,
记述威宁铜矿的情况;1929年,乐寻森编著《贵州西部地质矿产》,记述有威宁的赤铜;1939
年,乐寻森、罗绳武对威宁主要铜矿产地德卓、铜矿河及黑山坡进行调查;1940~1941年,阮
维周、颜珍、黄朝环、袁蕙灼复勘威宁铜矿河,均撰有报告。20世纪5O年代初期,省工业厅地
勘处,概略勘查织金、金沙、纳雍铜矿。1959年,省冶金地质二队到威宁勘查,提交《威宁黑
山坡铜矿详查报告》。是年,省地质局赫威水队完成并提交《赫章德卓铜矿普查报告》,探明
暂难利用储量为5.29万吨。60~70年代,113队、省冶金地质二队,继续勘查地区内一些铜矿,
探明储量多为万吨级以下小型矿床。2004年3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川到威宁考察铜矿。
锗、镉、铟矿勘查 1954年,西南地质局509队在毕节地区勘查铅锌矿时,发现伴生有锗、
镉和铟,随主矿进行勘查评价。在此后的30多年,勘查铅锌矿时,同时勘查锗、镉、铟矿,并
探明各矿点锗、镉储量在200吨以内,铟储量在30吨以内。
坡缕石、累托石矿勘查 坡缕石又名地卷皮。1982年大方县工业局在马场发现,经国家建
材部地质研究所鉴定,属铝坡缕石,为省内新发现矿种。1988年,地区科委委托省地矿局区域
地质调查大队,普查评价大方坡绥石,1989年完成,提交报告,基本查明坡缕石的类型、分布
及富集情况,并对坡缕石的结构、组分作出研究。区调大队在进行此项勘查时,采集一批矿点
样品,送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进行矿物组合分析。经分析检测,确定大方猫场矿点黏土
岩的主要成分是累托石,含量43.8%~49.8%。在省内属首次发现。经实测,该矿床体长约1.5千
米,矿层厚2~4米,储量属大型规模。
2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