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4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164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组,六龙电厂新增1×3000千瓦发电机组。纳雍双水井电站为1×3000千瓦机组,新设备属低
温、低压、高耗能机组,每千瓦时煤耗1000~1100克。1982年,毕节电厂改造3号、4号锅炉落
煤系统,使炉排布煤均匀,减轻炉排漏冷风,燃烧趋向正常,额定出力由33.3%提高到83.3%,
煤耗降低。是年,获地区科技进步四等奖。90年代以来,地区内火力发电装机发展,技术进步
显著。1993~2003年,全地区统调装机容量由2.4万千瓦增至172.4万千瓦,占贵州省总装机容量
的比例由1%增至19.3%。1993年,毕节头步桥发电厂2×1.2万千瓦,属中温、中压、小机组,热
效率39%,每千瓦时耗煤600克。黔北总厂4×12.5+2×30万千瓦机组,其中12.5万千瓦属超高压
参数机组,热效率35%,每千瓦时煤耗360克;30万千瓦属亚临界参数机组、热效率38%,每千
瓦时煤耗324克。头步电厂2×1.2万机组,主要采用就地控制方式,机、炉、电基本相互隔离,
仅对气包水位、温度、汽轮转速、发动机励磁等少数重要参数进行自动控制。控制设备主要是
电动单元组合表,组件组装式仪表。黔北总厂13.5千瓦机组采用微机处理为核心的数字式仪表组
成的机组集中控制。黔北总厂30万千瓦机组,采用分散型计算机控制,相对于头步电厂的控制
系统,其自动化水平及功能具有质的飞跃。
输变电与联网 1975年,自行设计架设第一条威宁羊街至五里岗,长24.2千米的35伏输电
线路及相应的变电站。1982~1984年,毕节电厂、大方六龙电厂、毕节水牛屯电站、大方东风
电站联成地方电网投运。联网后两个小水电站的年利用率,从联网前的2500小时提高到4300小
时,每年多发电700万千瓦时。1981~90年代初,黔西、大方、毕节、赫章、织金、金沙先后联
入省110千伏大电网。2003年,完成金沙至毕节220伏输变工程。1994~2003年,完成40伏、200
伏、1千伏、35千伏输电线路共1.35万千米及相应的变电工程。2002年,毕节供电局完成黔西变
电站、大方变电站、清水变电站及农网工程中新建35千伏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工程,实现变电
站少人或无人值守。将因特网的DDN接入方式,更换为ADSL宽带接入方式,实现因特网快速、
准确、及时连接;增强物质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同时建设GIS系统,为配网自动化提供良好的控
制平台;建立“95598”客户服务呼叫中心,并投入运行。
三 矿冶科技
铅锌采冶 1.采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铅锌开采多是露头矿,矿硐低矮,支架稀疏,
经常垮塌。开出的矿捶碎后经过淘洗,手工拣送后烧结,再行冶炼。以此方法开采不能充分利
用资源。赫章县天桥莲花硐矿,清道光年间(1821~1850)已被放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又重新开采。1951年3月,建立国营赫章妈姑铅锌矿。使用半机械化和机械化作业,用空压机打
眼放炮,矿车运输,建矿井通风系统,增加排水设备,应用留矿采矿法开采硫化铅锌矿。1958
年,妈姑铅锌矿厂进行火法富集试验,铅和锌分别富集到8倍和6倍左右,用于生产。1959年,
进行水套鼓风炉烟化富集氧化铅锌烟尘试验,获得含铅25%、锌42%、锗0.043%的结果;1961年
在观音山矿区建立选矿厂;随后又与省冶金设计研究院共同对杉树林的硫化铅锌矿采用混合浮
选试验,选出锌精矿(含锌55%)、铅精矿(含铅55%),硫精矿(含硫42%)。1964年妈姑铅
2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