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8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138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隆或25%除草醚,麦地用24D类除草剂,油菜地烤烟地用5%绿麦隆或50%利谷隆,防治效果均
好,并分别提出各种除草剂的施用技术。1981年,两单位均获农业技术改进推广四等奖。
(2)鼠害研制。1985~1990年,地区植保站调查害鼠,明确有赤腹松鼠等29种;其中家鼠
优势种为黄胸鼠、褐家鼠,野鼠优势种为高山姬鼠、黑线姬鼠。在草海周围发现的高原腹鼠和
昭通绒鼠为贵州省新发现。1995~1998年,大方县植保站进行《高山姬鼠种群生态及综合治理
技术研究》,摸清其在大方县的种群繁殖规律,提高预测预报技术及防治技术,在37.02万亩农
田进行防治,效果达84.3%。1999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 养殖业科技
畜禽品种资源调查 1.毕节地区猪种资源调查。1951~1955年西南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贵州
省畜牧试验场4次到毕节地区调查畜牧业生产,猪的地方品种是其调查的主要内容之一。据查,
赫章县的可乐猪、毕节县的朱昌猪、大定县的百纳猪、黔西县的黄毛猪、金沙县的安乐猪、织
金县的五花猪、纳雍县的张维猪、威宁县的法地猪为地方猪种。
2.贵州地方猪种资源调查。1977~1978年,贵州省农业局畜牧处主持调查,毕节地区牧科所
参加,调查后将毕节地区的可乐猪、朱昌猪、百纳猪、仁和猪、安乐猪、张维猪、法地猪,及
水城的吕沙猪、盘县的坪地猪,归并为可乐猪;织金县的五花猪归并为关岭猪。以后编入《贵
州省畜禽品种志》《贵州省畜禽品种图谱》。1980年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地区牧科所为受奖
单位之一。
3.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猪种资源调查。1976~1979年,贵州省牧科所主持,调查威宁、赫
章、毕节、纳雍县。调查后将分布在三省接壤的乌蒙山区、金沙江流域的贵州可乐猪、云南大
河猪、盘河猪、四川冕宁黑猪、凉山猪归并,定名乌金猪,得到国内专家认可,编入《中国猪
品种志》。1980年获农业部农技成果一等奖,地区牧科所、兽防站均为受奖单位。
4.毕节地区畜禽品种资源调查。1996~1997年,地区畜禽品改站调查8县市72个乡镇226个村
1240个村民组3.03万农户,调查畜禽品种20.03万头(匹、只、羽),完成威宁黄牛、贵州黑白
花奶牛、贵州马、可乐猪、威宁绵羊、贵州半细毛羊、考力代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威
宁鸡等10个品种的动态信息调查及马头山羊、乌蒙乌骨鸡、织金白鹅的动态信息和质量调查。
1998年获地区科技进步四等奖。
畜禽品种研究 1.贵州白猪培育。1973~1979年,地区牧科所用苏白猪作父本,本地猪作
母本,完成第一、二阶段杂交与横交的培育,横交各世代的生产性能超过双亲的中值。选育的7
年,推广8000多头,1980年获地区科技成果三等奖。
2.商品瘦肉型猪杂交组合研究。1982~1986年,地区牧科所进行。通过对杜本杂、长贵杂
等8个元杂和三元杂交组合鉴定,选出可乐猪×杜洛克(简称杜可杂),平均235日龄活重90.8
千克,饲料报酬3.9∶1,屠宰率71.4%,胴体瘦肉率52.2%~53.8%,比母本可乐猪饲料报酬高
25.4%,瘦肉率高13.1个百分点。瘦肉率在48%以上的还有(可乐猪×苏白猪)×杜洛克(简
2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