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6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六)
P. 276

技术人员在威宁、赫章、大方、黔西、金沙县进行标准的验证工作。验证表明该标准在毕节地
              区能够实施,效果良好,能提高中上等烟的比例。1985年,黔西县收购上等烟占5.13%,中等烟

              占66%,每50千克烟均价95.8元。1986年,威宁县标准计量管理局验证《毕节地区火管平走式烤
              房标准》。1992年,开始实施烤烟40级国家标准,贵州省烤烟仿制样品评审组成立。分片评审

              的烤烟仿制品经省评审小组委托认可签字,省技术监督局批准签封后生效。1993年,毕节地区
              技术监督局配合有关部门对全地区烤烟收购、调运过程中执行国家标准、计量法规等情况进行

              执法监督检查。


                                              三 编码 标准化协会



                   编码 1.组织机构代码。1989年10月,国务院制发《批转国家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关于建立

              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统一代码标志制度的报告的通知》。1991年9月,省人民政府召开会议,
              部署全省统一代码标志制度工作。1993年7月,省政府决定于1994年1月1日实施统一代码标志制
              度。1993年8月,成立毕节地区企事业社团统一代码标志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县成立代码

              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代码工作。到1996年,全地区累计办证3325个。1997年,全地区赋码颁证
              (含换证)287个。1998年,启用新版的统一代码证书,重新分配企业码。至1999年,全地区办

              证4630个。2000年11月,按省有关精神取消毕节市办证点,其工作移交地区质监局办理。毕节
              地区及威宁、金沙、织金、纳雍县办证点派员参加第一期代码联网培训,11月底实现网上集中

              赋码,各办证点自行制证。2001年3月,黔西、大方、赫章县办证点派员参加第二期代码联网培
              训,是年3月,全地区组织机构代码办理全部实现联网办证。2001~2002年,全地区共办证1458

              个。2002年启动代码年检。2003,清理代码数据16个必录项。2004年,代码在企业标准备案、
              执行标准登记、计量认证、生产许可证办理、车辆管理、税收征管、银行账户管理、统计普
              查工作中广泛应用。1993年9月~2004年12月,全地区办理组织机构代码9709个,年检代码329

              个,废置代码298个。2002年3月29日,毕节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将《毕节地区组织机构代码管
              理办法(草案)》报经毕节地区行政公署批准执行。2005年,一是积极配合全省的经济普查工

              作。在当地工商、编委(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民政等单位批准机构的协助下,对代码数据
              库中的沉淀数据进行了清理,做到了按依据废置数据。通过工作,提高了代码数据的可靠性和
              适用性。二是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杜绝越权颁证,全年共新办证822个,为503个证书到

              期单位换发了新证,年检481个,清理上报了沉淀数据17条。
                   2006年,全年共办、换证1443个,年检840个,在办证过程中,严格按照《贵州省组织机构

              代码工作规范》办理组织机构代码相关工作,保证十六个必录项及其他数据项的采录正确率,
              做到了数据质量的准确、规范、完整,杜绝了重错码的发生,有效促进了数据新增、变更率的

              提高。按照省局的统一安排,按期完成6075条代码问题数据的清理工作。
                   2007年,一是于11月按照省中心下发的毕节地区问题数据后,及时分离各县问题数据,并
              下发到各县局,要求其立即做好遗留问题数据清理工作;二是全年共办理组织机构代码862个。



            2258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