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五)
P. 66
区,绵延5千米河谷。公园入口处建有仿古四柱三门:层重檐土红色钢筋混凝土结构牌楼,门前
雄踞一对红砂石雕成的大石狮。游人进牌楼后不直走较宽的公路,而左拐向南越过跨河的高拱
桥,沿山麓河岸混凝土小道,穿过几座凉亭和长廊,行约300米,走过一条似从山顶奔腾而下正
向河中吐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红色龙头下,龙头侧镌有“神龙戏水”四个大字,来到一个多
角形的荷池,池中建有荷亭。荷亭西南到大坝,建有多个水池:第一个是普通游泳池;第二个
水深3.8米,有高低两座跳水台的游泳池;第三个是标准游泳池;第四、第五是观赏鱼池,钓鱼
池。第二个游泳池后场围以花墙。所有游泳池中的水都是不断流的净水。从西南方拾级而下,
可去露天舞场和“小吃一条街”。再拾级而上,进入花园的怡园,有卡拉OK厅和游客休息室。
出怡园,向西南沿石级穿过贞寿石坊,过石坊登石阶数十级到可鸟瞰公园全景的盘山道上。山
道上建有碑林,其中有记刻苏东坡和郑板桥的笔迹和兹录郑燮书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的石碑。过碑林来到观音洞,洞中宝座上立着约两米高的观音彩色像,供善男信女朝拜。从盘
山道攀登陡峭的石级,可进入仙人洞,洞深100余米,内有一高宽约50米的大厅,厅中钟乳石琳
琅满目。出洞可达西南山顶之原亭。与西南山相对的东北山顶,亦有溶洞和凉亭。山顶可远眺
人烟辐辏之市区和附近疏落的村庄。
毕节人民公园。公园占地近4万平方米,三面临河,为清代、民国时期练兵场大校场的一部
分。1957年,改建为地区劳改农场,陆续在其中建成牡丹园、芍药园、海棠林、春梅林、腊梅
林、碧桃林、芙蓉林、桂花林、石榴林等花圃。1983年、1984年,县政府先后拨款修建温室、
花圃、围墙,将园内主
干道建成混凝土路面,
建园门和门房,塑像3
尊。入园正面,高台上
立着绰约多姿的兰花仙
子白色塑像。右侧梅花
型的水池,中央喷泉常
向蓝天喷射万缕银丝。
毕节人民公园(2010年)
园内到处苍松翠柏,鲜
花盛开。绿树掩映下,有门球场、旱冰场、蹦蹦床、小火车等,老人、青年、儿童各得其乐。
北侧猴山,猕猴攀登跳跃,追逐嬉戏,十分逗人。鹿房内有梅花鹿和四不像。南隅花圃围墙上
刻绘着:东壁朝霞、龙潭映月、响水轰鸣等毕节原八大景。公园西北侧有水面7700平方米的人
工湖。湖中建长曲桥、凉亭。湖南畔建二层仿古娱乐楼房,850平方米。公园南侧有4500平方米
的水面已开发建成投入使用。2007年,投资2262.26万元对人民公园进行维修改造。改造后的公
园占地面积5.28公顷,结构按“一心、两轴、六园”的城市休闲公园模式建造。
黔西水西公园。位于县城东0.5千米的狮子山麓,占地6万平方米。元代在园内葬奢节衣冠
墓于内。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年)建观音阁,并铸大铁钟悬于阁内,后毁于战火。清雍正四
年(1726),知州陈德荣捐资在文峰山上建观文塔。乾隆四十四年(1779)修复观音阁。乾隆
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