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1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511

第十六篇  旅游业


            国家、省、地、县政府拨款
            修葺奢香墓。奢香墓,规

            模、结构恢复原貌,墓园占
            地2万余平方米。墓前依地

            形筑砌两道保坎勒石平台,
            各高1.5米。第一平台长46.8

            米,中为9米宽9级踏垛,踏
            垛左右为栏板、立柱浮雕各
            3块,平台左右用36块白石

            双面虎头纹图案浮雕栏板、
            36根石虎头立柱镶嵌而成;

            第二平台长23.4米,中为9级
                                                                         奢香墓
            踏垛,左右各安栏板。
                 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大方旧址 坐落在城关文星街福音堂内。1936年2

            月6日,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占领大定,7日正式成立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
            命委员会,办公地点设在福音堂内。2月17日,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迁驻毕节。1985年,省、县两

            级政府拨款修复主楼为3层楼木结构建筑,中楼正面悬挂1984年1月萧克将军书《中华苏维埃人民
            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横匾,底层为接待室,中、上两层为陈列、展览室。

                 历史名城大方镇 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清朝曾是大定府治所,民国时为大定县治
            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大方县治所,数百年间,留下一定数量的文化遗迹,为人们的游

            览之地。
                 奢香博物馆 位于墓园东南,占地1600平方米,为中国西南地区第一个以民族历史人物命
            名的历史博物馆。全馆由门厅、中堂、后楼、廊房组成。正门石阶下草坪上塑立奢香夫人铜

            像。全部建筑为青砖墙面,青瓦屋顶,红漆廊柱,雕花门窗,牛脚斗拱;歇山式屋脊,两端角
            挑呈现蛟龙翘首之状;坎肩式排列的半门半窗配有精美木雕鹿、鹤、雁等图案。馆内置6个陈列

            室,收藏彝文碑刻、古彝文文献、钟铭、木雕、青铜器,彝族服饰、民间乐器、民俗物品,大
            方县农民画等。
                 将军山战役遗址 1936年2月17日,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及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

            黔省革命委员会撤离大定,红17师行至距大定县城6千米的七家田村,遭遇围追堵截的国民党中
            央军万耀煌、郝梦龄部,红17师的50、51团与敌军激战1个半小时,全歼敌军7个连。1986年,

            毕节地区行署、大方县政府拨款在七家田村杨梅坡立纪念碑以示纪念。整个建筑占地3200平方
            米,从山麓建108级10.4米宽混凝土踏垛上至广场,踏垛中留2米宽花池。广场占地1140平方米。

            前安两道立柱混凝土花板栏栅,后面靠山筑长40米、高1.92米保坎,左右通环山小径路,也立有
            混凝花板栏栅。广场中央纪念碑,高13.35米。其中碑座高2米,长宽各3.5米,四方嵌大理石,
            前后刻正楷直书铭文,左右刻战场画面。碑身基部2.2米见方,向上延伸15.35米成塔形,正面嵌



                                                                                                           1609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