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7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167

第十一篇  农  业









                                         第五章 乡镇企业









                                             第一节 发展历程




                 20世纪70~80年代,省考古工作队先后发掘赫章县可乐、威宁自治县中水、毕节县青场的

            战国到西汉墓200多座,可乐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汉代遗址各一处及青场瓦窑遗址。在发掘
            的文物中,有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的石斧、石刀、石杵、石磨;陶片、陶纺轮,瓦窑遗址
            出土石范和部分青铜残片、残渣、残条及陶纺轮。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测定,其年代

            为公元前3210±175年的商末周初。这是本地区金属铸造有物可证的最早时期。出土秦汉时期
            的文物有大批石器、陶器、青铜器及麻布、漆器等。其中青铜器数量较多,有生产工具、生活

            用具、兵器、乐器和装饰品。铜柄铁剑、立耳铜釜和铜鼓等的铸造技术,已由整铸发展为分铸
            合模及焊接合模。还出土剑基内模外范、戈外范、纹饰模及熔铜坩埚等用于铸造的器具。当时

            已有专门的手工作坊和能工巧匠。汉代,民间已绩麻为布,到宋代,绩麻织布在苗族中更为普
            遍,并有蜡染、扎染。元代,已由最初的手摇纺车发展为脚踏纺车。宋元以来,畜牧发展促进

            皮、毛加工,皮制成革,再制成革器。许多革器又与漆器联在一起,“缉皮为器,饰以朱丹,
            大者箱柜,小者匣”,盂盘皆用漆皮。威宁用羊毛擀制成毡衣(披毡)、毡毯,元大德元年
            (1297),毡衣作为贡品。明清两代,农村副业有较大发展。明初,在实行屯田制,涌现出一

            批制造和修理农具的铁器手工作坊,并传遍各县城镇。改变过去铁匠师徒走乡串寨修造农具的
            方式。明代,炼铁有一定规模,清代有发展,威宁岔河铁厂有炼铁炉27座,采冶工人数百。威

            宁生产的铁锅、铁勺、马掌,自晚清至民国,畅销外。铅、锌冶炼,清代有较大规模发展,雍
            正七年(1729),在毕节设运铅局,输出铅锌,供四川、湖北、北京等地铸钱,历时百年,从
            事铅锌矿采冶者多时万余人。陶器制造历史悠久,清代遍及各县,大定的居仁(今属纳雍县)

            碗厂和威宁牛棚碗窑,均有一定规模;毕节县烧缸(现为烧杠),因当地生产红陶缸人户多,
            以所产陶缸种类多、质量好而得名。

                 民国时期,威宁县从事毛纺织人员,多时3000人以上,生产手工毛线、毛线织品、机制粗
            毛呢、毛毯等。县设毡业工会和毛纺织生产合作社。抗日战争时期,用铁木机械生产平板布、

            斜纹布和线袜、手套等产品的人户和小厂,多时5000多家,有铁木机械近1.5万台。
                 民国及其以前,一些行业有过光辉的历史,生产出有名的产品有:大方漆器,织金石砚、
            砂锅,威宁火腿、荞酥,金沙回沙酒、禹谟醋等。



                                                                                                           1265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