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3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153

第十一篇  农  业


            与示范、生物质能烟叶烘烤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丘陵山地小型农机具技术研究与示范、秸秆
            气化技术及省柴煤炉具推广示范点项目;根茎收获机、秸秆气化烟叶烘烤供热装置获国家实用

            新型专利。
                 农机具推广 1954年,开始推广双轮双铧犁等农具。1957年,建立威宁八一拖拉机站,开

            始田间机耕作业。60年代,各县相继建立拖拉机站,开展代耕、推土、压坝、排灌、农副产品
            加工及运输服务;一些社队购买脱粒机、抽水机、碾米机、磨面机用于生产或粮食加工。70年

            代,一些县国营拖拉机站下放,农机化的经营服务转为以社队集体为主。80年代,农业机械化
            以农户为主。此期间,不论集体或个体,国家均给予扶持。1957~2005年,随着农用机械的推广
            使用,农用机械总量渐增,全地区农业机械的总动力和台(辆)数为:1957年为549千瓦,47台

            (辆);1970年为1.56万千瓦,2887台(辆);1980年为12.57万千瓦,1.52万台(辆);1990
            年为32.47万千瓦,3.66万台(辆);2005年为139.95万千瓦,8.79万台(辆)。至2005年,在生

            产上传统农具与新式农具并存。耕作、种植、收割以传统农具为主。磨面、压面、碾米、榨油
            等农副产品加工以新式农机具的应用面广。农业运输上,应用马车、拖拉机、农用汽车的运输
            量在逐年增加,人工背挑的劳务逐步减轻。“十一五”期间,全区农机总动力达224.3万千瓦,

            年均递增12.06%;挂牌拖拉机达2.57万台,年均递增3.05%;农产品粗加工动力机械达58.98万千
            瓦,年均递增6.92%;农用排灌动力机械达9.3万千瓦,年均递增3.25%。配套机具、大型复式及

            多功能机械发展加快,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秸秆粉碎还田机、化肥深施机、提灌机等农
            机具普及力度进一步加大。2011年,全区农机总动力达238.34万千瓦。

                 农业机械区划 1980~1985年,毕节地区实施农业机械化区划。县农机研究所承担,区划分
            地、县两级。经相应工作程序,将全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分为:

                 1.东部低中山、低山农、牧机械区。1983年,此片农业机械总动力7.17万千瓦,占全地区的
            37.8%,多于其他片区,
            农业机械化有较好基础。

            其发展方向是:在加强
            农机技术培训、管理、经

            营,管好现有农业机械的
            基础上,发展耕地整地、
            提灌、植保、收获、脱

            粒、运输、烘烤等机械,
            合理配套;逐步更新农副

            产品加工机械,加强以经
            济作物生产和加工机械的

            研制和推广,积极发展为
            城镇服务的农副、畜禽及
            渔业机械。                                                   农业机械销售



                                                                                                           1251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