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5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395

第五篇 中国共产党毕节地方组织


            典”的斗争中。
                 2.对外宣传。1980年,毕节地委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对外宣传小组加强对外宣传工

            作的通知》,将对外宣传纳入地县党委宣传部门的工作范围。1993年起,全地区对外宣传工作
            坚持正面宣传、事实宣传为主的方针,面向区外、省外、国外宣传毕节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宣传地委、行署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宣传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和已形成的投资环境,宣传毕节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提高毕节知

            名度,吸引投资和人才,促进毕节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地委、行署组织完成反映毕节试
            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自然资源等方面状况的《中国贵州毕节》《我们走过5
            年》《开发扶贫结硕果》《生态建设传喜讯》《人口控制见成效》《天高任鸟飞》《毕节地区

            煤化工基地展望》等电视专题片的脚本编写和拍摄;完成反映区内国家重点工程贵毕公路、大
            纳公路(贵州段)建设情况的《黔西北的呼唤》《走向远方之路》和《隆八铁路启示录》电视

            专题片的脚本编写和拍摄。是年9~10月,举办《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5周年建设展览》,
            共接待参观单位53个,5300多人。2000年,地委、行署决定由地委宣传部牵头,组织新闻采访
            团赴北京、贵阳、深圳,开展神州大地毕节人采访活动。与此相配合,《毕节日报》、毕节电

            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辟神州大地毕节人专栏、专题节目进行介绍。2003年,由孙中山基金会香
            港委员会主办的《华人世界报》派记者到毕节地区采访,并在《华人世界报》第8、9、10期上

            连续发表《聚集中国毕节》的长篇通讯,介绍毕节试验区情况。2005年,全国“两会”期间,
            “两会”新闻中心以“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毕节试验区智力支边结硕果”为题,召开毕节试

            验区专题新闻发布会。2010年,宣传毕节试验区成立22周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和“4·14”会议
            以来所取得的成绩。




                                             第四节 统一战线




                 民主人士和非党代表人士的统战工作 解放初,地委书记赵欲樵、专员孟子明曾拜访贵州

            辛亥革命元老,随红二、六军团长征到延安的毕节知名人士周素园,请他参加专区支前委员会
            工作。同时安排民主人士周稚九、李仲群、黄燮南、国民党起义将领刘鹤鸣工作。1950年7月,
            少数民族自然领袖杨伯瑶任专署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9月,由地委推荐,被中央人民政府任

            命为贵州省人民政府委员、省民委副主任、省监察委员会委员。金沙县少数民族领袖李仿尧,
            解放初担任金沙县剿匪指挥部副主任,后任金沙县副县长,1952年任毕节专员公署副专员。此

            后,统战工作面逐渐扩大到无党派民主人士、资产阶级分子和上层人士、知识分子代表人士、
            少数民族头面人物、宗教界上层分子、民主党派成员。1962年,有488名统战人士被选为县以上

            各级人民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委员会委员。
                 1988年,全地区开展考察统战人士工作,建立279个重点人士的考察材料和卡片。1990年,
            人大、政协换届,安排非党代表人士64人,其中地区政协工委副主任2人,省政协委员2人,县



                                                                                                           653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