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37

第二篇 自然生态环境


            下游段成为廊道式或箱状式峡谷类型。支流汇入干流处附近,由于裂点多,在砂页岩地区,支
            流多以瀑布或急流汇入干流;在喀斯特地区支流多以伏流(地下河)方式汇入干流。

                 4.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可溶性碳酸盐类岩石全地区1.97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3.3%。
            喀斯特地貌有地表系统和地下系统。地表系统有喀斯特高原、峰林、峰丛、丘陵、盆地、石

            芽、溶沟、干谷、盲谷、漏斗、落水洞、岩溶湖等;地下系统有伏流、溶洞,洞穴沉积物和堆
            积物。受地质条件制约,可溶性碳酸盐岩与非可溶性砂、页岩交错分布,使喀斯特地貌在空间

            上分布具有不连续性。河流从砂页岩类地区进入碳酸盐岩区往往形成伏流,碳酸盐类岩石地区
            进入砂页岩类区,成为地表水系。六冲河谷卡上、大小天桥、九洞天一带则成为明暗相间喀斯
            特河谷地貌形态;毕节县猫场沟小河,纳雍县署仲河、董地河,织金县底那河、织金河在汇入

            六冲河前数百米至数千米前成为伏流,或以较大比降注入六冲河。由于新构造运动不断抬升,
            水排泄基准面不断下切,垂直循环不断加深,故而地表水系少,并且在岩溶洼地中又发育漏

            斗、落水洞等,地表水与地下河道或地下溶洞相连的通道。喀斯特地貌组合分布情况为:西部
            威宁县、赫章县西部属喀斯特高原和缓丘盆地地区;中部地带是峰丛槽谷,丘陵洼地地区;东
            部金沙、黔西县和织金县东部是峰林谷地、峰丛缓丘洼地地区。


                                       毕节地区喀斯特、非喀斯特区面积及比重表
                                                                                        单位:平方米、%
                                                        喀斯特区                           非喀斯特区
               县、市名称              面积
                                                  面积            面积比重               面积           面积比重
                  毕节              3412.2         12378.1           69.7           1034.1           30.3

                  大方              3502.1          2855.7           81.5           646.4            18.5
                  黔西              2554.1          2353.6           92.1           200.5            7.9

                  金沙              2528            1993.4           78.9           534.6            21.1
                  织金              2867            2247.5           78.4           619.5            21.6

                  纳雍              2448.2          1683.8           68.8           764.4            31.2
                  威宁              6296.3          4400.4           69.9           1895.9           30.1
                  赫章              3245.1          1780.5           54.9           1464.6           45.1

                 全地区              26853           19693            73.3            7160            26.7


                 5.地貌多层性。威宁县和赫章县西部海拔2000~2400米以上,是最高一级剥夷面,起伏和
            缓,高原面保存较好。中部海拔1400~1800米之间,是第二级阶梯面,由于地壳抬升中河流强

            烈切割,原始高原面仅在纳雍县和大方县局部地带有保存,纳雍县中西部,毕节县西部、西
            南部,大方县、织金县西部成为强烈切割的中山山地地貌类型。东部金沙和黔西县及织金县东
            部,海拔1000~1400米之间,为第三级阶梯面,以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地貌构成。形态各

            异的喀斯特洞穴主要分布在第二、三级阶梯面上。著名洞穴第一级阶梯内有威宁县草海镇双霞
            洞;赫章县松林坡乡邓家岩洞、韭菜坪石林燕子洞溶洞群。第二级阶梯内有毕节市郊那鲁洞、



                                                                                                           295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