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36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2.地质构造控制地貌发育。其一,绝大部分地貌形态均为背斜成山,向斜为谷的正地貌形
              态;少数地貌则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负地形。负地貌形态展现有赫章县城区至野马川的青山

              梁子;黔西县东北部革木向斜构成革木河与渭河分水岭的尖峰岭、歪头山、营盘山、轿子山、
              岩顶山、关寨大坡,东南部铁盔山则由灰岩、白云岩组成向斜构成浑圆状山体。其二,地质构

              造以北东向为主,次为北北东向、北西向和东西向等,地貌形态多沿构造线伸展。在赫章县东
              北部经毕节县到金沙县受北东向构造的影响,发育成一系列北东向平面状态呈S形展布的平行

              岭谷,构成大娄山脉西段。纳雍县中部、东部,织金县和黔西县受北东向构造线制约,呈现东
              北—西南向平行岭谷地貌。从赫章县东南部起经纳雍县和织金县北部,毕节县和大方县南部受
              东西构造线制约,地貌形态呈近似于东—西向的山岭、河谷,乌箐大山、六冲河河谷,是这类

              地貌的典型。纳雍县西南部和威宁县东部受北西向构造带控制,形成一组北西—南东走向岭谷
              地貌,有威水大背斜向构成的老王山、三岔河上游河谷地貌和纳雍县苞谷山。威宁县和赫章县西

              部受北北东向构造支配,形成与走向一致的乌蒙山脉。其三,岩性影响,坚硬岩层地带,抗蚀作
              用强,形成山脊;岩层软弱地带,抗蚀作用弱,形成谷地。在褶皱构造控制地区,其两翼岩层软
              硬相间,形成岭谷地貌相间类型,织金县东北部和东南部、大方县百甫河支流拉鲁河流域、毕节

              县南部长春堡至阴底之间和北部堡合河流域均属岭谷相间地貌形态。碳酸盐岩地层地区以岩溶
              高原、岩溶盆地、峰丛槽谷、峰林谷地、丘陵洼地为主;砂页岩地带多为山地和谷地。

                   3.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在新构造运动中,毕节地区抬升幅度成为贵州省最高地带,山地剥夷
              面从西部威宁海拔2000余米,向东倾斜为1200~1250米。新构造运动抬升活动,使毕节地区西

              部和中部形成2个相对隆起区。西部隆起区位于威宁县中部,其中心位于乌蒙山脉中支海拔2853
              米的陆家大营一带,由此分别下隆到海拔1185米向洛泽河出境处,向西下降到海拔1600米以下

              牛栏江河谷,向南下降到海拔1700米以下可渡河谷,向东南下降到海拔1900米以下三岔河上游
              二塘出境处。中部降起区,位于大方县中部的马干山、公鸡山、老哇山一带,从海拔2092米最
              高处大营上分别向四周降低,河流呈放射状分别注入第尔河、油杉河、耳海河、凹水河、乌

              溪、百甫河。在新构造运动地表抬升同时,河流相应下切,河流干流和支流在纵剖面上均成为
              反均衡式剖面,上游河谷开阔,地表平坦;中游河道束放相间,下游河道深切,不少河流中、























                               峰丛,2014年                                          威宁雪山石林


             294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