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23

第二篇 自然生态环境


            县南部,织金县、黔西县部分地区。本区大地构造是相对隆起地带,处于黔北和黔南不同构造
            变形区过渡地区。构造上既有北东向、北东东向,又有东西向构造形态。其构造特征:(1)沉

            积盖层发育不全,缺失震旦纪早期、奥陶纪中晚期及志留纪时期地层沉积。(2)华力西期初泥
            盆纪时,发生的广西运动产生东西向深大断裂,对以后地质构造、岩浆喷溢活动均有影响。燕

            山期末白垩纪时发生的宁镇运动,使黔中东西向深大断裂得以进一步加强和定型,并使区内沉
            积盖层全面发生褶皱和断裂。(3)断裂构造发育,以东西向、北东东向、北东向为主。多短轴

            褶皱构造,褶皱较平缓,是中国南方大煤田之一。
                 3.威宁北西向构造变形区。位于垭都—紫云深大断裂以西,包括威宁县东部和北部,赫章县
            西部,纳雍县西南部等地。在燕山运动时期的宁镇运动时,发生以集中北西向构造为主的褶皱

            和压性断层构造。其褶皱紧密,呈反排向的“多”字形构造,单个褶皱为长轴状和棱状等;断
            层多分布于背斜的轴部,并以倾向南西的冲断层为主。在威宁三道河附近,有一系列北东向褶

            皱与压性断层相伴生,插入北西向构造断续延伸的间隙地带,其中辅处构造盆地即是北东向与
            北西向构造相互横跨复合的产物。在威宁县西北部还发育南北向的褶皱构造,其轴部岩层由峨
            眉山玄武岩构成。

                 4.普安旋扭构造变形区。威宁县西部和南部属普安旋扭构造变形区北翼。构造形态有北西
            向、北北东向、北东向等类型。褶皱构造一般比较平缓,单个褶皱长数十千米到百余千米不

            等;区内断层多沿构造线发育。构造区内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广,厚度大,其中居乐一带峨眉山
            玄武岩沉积厚度达1249米。

                 褶皱构造 毕节地区褶皱构造以短轴褶皱为主,多数褶皱构成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地貌
            类型。垭都—紫云深大断裂以东,褶皱轴线以北东向为主,次为北北东向、北东东向、东西向

            的褶皱构造。北东向褶皱,其轴线中段略向南东方向突出,平面形态呈“S”形展现。垭都—紫
            云深大断裂以西,褶皱构造线以北西向为主,南北向和北东向次之。绝大多数褶皱构造以宽背
            斜、窄向斜组成隔槽式地形。

                 1.北东向褶皱构造。主要分布在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和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内,威宁北西
            向构造变形区和普安旋扭构造变形区展现较少。主要褶皱有:(1)赫章县展布于北部可乐至古

            基一带,多为平行褶皱组成,一般长20~30千米,个别褶皱轴长5~10千米米。
                 (2)毕节县黄泥冲背斜,长20余千米,核部由寒武系清虚洞岩层组成,两翼由寒武系中统
            至侏罗系岩层组成,岩层倾角20°~60°,离核部岩层越远,倾角逐渐增大。毕节向斜,全长41

            千米,平面呈“S”形,核部为侏罗系地层,南东翼缓,北西翼陡。露郎背斜,长约42千米,
            核部为寒武系娄山关群岩层,其南北两端近似东西走向,平面呈“S”形。阴底向斜(马场向

            斜),长约45千米,平面略呈“S”形,核部侏罗系地层,两翼不对称,北西翼陡,南东翼缓。
            金银山背斜,轴长48千米,平面呈“S”形,核部为寒武系娄山关群岩层和奥陶系下统岩层;

            北东段背斜轴线大部分被断层所破坏,南西段轴线被斜交断层和横断层所切错。红岩向斜为狭
            窄向斜,长约30千米,轴向南段转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向,核部侏罗系地层,两翼对称并被一
            组北东—南西向断层切割,使其两翼岩层较陡,轴部平缓。吉场背斜,属宽阔背斜,长40余千



                                                                                                           281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