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22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墙。侵入产出层位自上泥盆系尧梭组岩层至下二叠系茅口组岩层,以茅口组岩层一、二段之间
              居多。产出零星,出露面小,一般长数百米至数千米,最小面积不足100平方米。分布范围多在

              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内。主要产于威宁县境,以南部居多;赫章、纳雍、织金、大方县次之。
              毕节地区铅锌、铜等矿产形成与辉绿岩有一定关系。



                                                     三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单元 区内地质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的黔北台隆部分。元古代后期受雪峰运动
              影响,结束地槽发展历史,成为浅海台地相沉积类型。早古生代时期,处于康滇古陆以东的浅

              海台地,末期受加里东旋回都匀运动影响,大部分上升为陆地,成为黔中古陆一部分。晚古生
              代早期泥盆世时,受华力西期广西运动影响,早古生代以前沉积盖层发生褶皱和断裂,威宁、

              赫章、纳雍县部分地区成为滨岸相、浅海相沉积类型。石炭纪时,受华力西期柳江运动影响,
              毕节地区受海浸范围扩大,毕节县西南部,赫章、纳雍、织金县均属滨海台地相和浅海相类沉
              积。早二叠世晚期和晚二叠世早期,受华力西期东吴运动影响,除北部外均发生基性峨眉山玄

              武岩的喷溢活动,威宁和赫章一带再次成为康滇古陆边缘地区,其余县则为沼泽平原相沉积。
              中生代早三叠世初的印支运动,使全地区沦为大海,成为滨海相、浅海相沉积建造类型;晚三

              叠世印支运动强烈升降活动,全地区结束海浸历史。中生代末期燕山旋回的宁镇运动,使白垩
              纪以前地层,再次发生褶皱和断裂。在此后的新生代时期的新构造运动,基础岩层抬升,发生

              强烈永久变形,成为现今的地质构造格局,展现于川滇、川黔经向构造和南部南岭纬向构造之
              间。其表现形式有北东向、北北东向、北东东向、东西向、南北向和北西向等不同类型的褶皱

              和断裂。各种构造形迹,相互交织,使其地质构造复杂多样。按贵州省划分标准,毕节地区地
              质构造单元划分为:
                   1.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西以垭都—紫云深大断裂带为界,南以纳雍北部到息烽县城附

              近一线为界,包括毕节县、大方县、金沙县和赫章、黔西县大部,纳雍县北部。其褶皱、断裂
              构造以横排北东向和北北东向为主,其南缘发育有东西向构造体系。北东向构造主要分布于金

              沙—毕节—赫章一带。大多数褶皱构造中段呈南东方向凸出的弧形,北段近南北向,南段近似
              东西向。单个褶皱形态呈“S”形,一般背斜较宽展,核部多出露寒武系等古生界地层;向斜
              较狭窄,核部多保存三叠系、侏罗系地层。背斜轴部常受纵张断裂的破坏。北北东向呈现于遵

              义—纳雍之间,东西横排。褶皱规模不大,长数十千米,宽数千米至十余千米,与北东向构造
              斜交,少数褶皱构造有弯转现象。东西构造带主要分布本构造变形区南部。分南、中、北带:

              南带,称纳雍东西向构造带,以纳雍断层为代表,两侧为与其平行次级褶皱和断裂,长数十千
              米;中带称马场东西构造带,以大方马场断层为代表,两侧为次级同向褶皱构造;北带,由几

              个东西向的穹隆和盆地构造组成。单个穹隆规模数十平方千米至近百平方千米,穹隆多为寒武
              系中、上统地层,盆地底部多侏罗系地层,矿产以煤、磷、硫铁矿为主。
                   2.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处于垭都—紫云深大断裂以东,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以南的纳雍



             280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