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7 - 中共罗平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177
重要专题
罗平县“六七五”宣讲
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万家见实效
中共罗平县委宣传部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全国掀起了十九大精神宣讲,罗平县也迅速行动,结合实际,认真谋
划,创新举措,精心组织,开展“六七五”宣讲,有力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万家见实效。组
建“六团”,突出特色。一是整合资源,建强组织。为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管理、有效调
度,县委及时研究组建了领导干部示范宣讲团、专家学者理论宣讲团、少数民族双语宣讲团、
文艺演出宣讲团、青年骨干宣讲团、大学生村官一线宣讲团“六支宣讲团”,由县委宣传部、
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委党校、县文体广旅局、团县委等有关部门负责,建强宣讲组织。二是突
出特色,科学定位。六支宣讲团科学定位,分别围绕特色做文章,充分体现各自特色。例如领
导干部示范宣讲团突出示范引领,县四班子领导第一时间赶到自己所联系的乡镇(街道)、行
业部门开展宣讲,接着乡科级干部也积极开展宣讲。全县县级领导干部开展宣讲20余场次,乡
科级领导干部开展宣讲150余场次,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贴近群众,善接地气。
根据少数民族村寨群众的语言特点,在布依族村采用“布依语+汉语”,在苗族村采用“苗语+
汉语”,在彝族村采用“彝语+汉语”,在回族村使用“回语+汉语”的“双语”宣讲,形成共
鸣,拉近了群众距离。文艺演出宣讲团突出喜闻乐见、寓教于乐,创作编排具有罗平地方特色
的文艺节目,如小品《居无小事》《扶贫款》《鸡缘巧合》、群口快板《宣讲十九大唱响新蓝
图》、歌舞《脱贫路上奔小康》《大地飞歌颂党恩》、快板舞蹈《知党恩感党恩永远跟着共产
党》、反映农村发展变化的舞蹈《苗岭的早晨》《丰收年》。
落实“七进”,创新方式。一是选定对象,明确任务。根据中央、省、市部署,结合罗平
实际,合理选定宣讲对象,确定农村、社区、机关、企业、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村和贫困户等
领域为重点对象,以点带面,落实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少数民族地区、进贫
困村和贫困户“七进”任务,实现党的声音进万家,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全领域覆盖。二是集
中宣讲,营造声势。按照“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思路,由各宣讲团负责,各出1至3个
节目,在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的统筹下,分别在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腊者村、旧屋基彝族
乡大补懂村、长底布依族乡补笼村、板桥镇牛补歹村开展4场集中宣讲,基层干部群众1000余人
聆听宣讲。同时,组织县级各媒体跟踪采访报道,云南日报、云南电视台、云南网、曲靖M、
曲靖文明网、罗平电视台、罗平手机报等媒体等作了报道,造出了声势,营造了良好氛围。
三是分团宣讲,灵活有序。在集中宣讲的基础上,各宣讲团根据自身实际,选定对象、自定时
间、自定方式,自行组织开展宣讲,自主性、针对性强,方便灵活。比如大学生村官一线宣讲
团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走进村民院坝开展宣讲;针对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结合
“脱贫摘帽百日行动”,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宣讲,激发内生动力,教育引导贫困
- 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