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9 - 昌宁县志
P. 559
第二十九章 人 物 社会卷
普嘉兴(1937.05 ~ 2005.05),男,汉族,大学本科文化,昌宁县田园
镇达丙村人,政协工作先进个人。1979 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 年 5
月因病去世。
1960 年在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任教员,1962 年回昌宁一中任教,先后任
昌宁一中校长、县文教局局长、县委书记、县政协主席等职务,1998 年 2
月退休。
在教育教学工作一线,他严谨治学,以良好师德和儒雅情操教育和影响
学生,赢得学生们崇敬,在师生中有较高威望。执教 20 年,为国家建设和昌
宁各条战线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教育事业发展积极努力。任昌宁一中校长期间,
致力于肃清“文化大革命”影响、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到教育局工作后,积极开展普查小学基本情况、
培训中小学校长、制定并执行中小学教学常规、探索民办教师聘用制、实行教职工岗位责任制、修缮
中小学校舍,积极探索教育体制改革。
任县委书记后,带领县委“一班人”夯实农业基础、发展工业经济、搞活商贸流通、推动社会进
步、开展“两个文明”建设。到县政协工作后,广泛团结各族各界人士,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
反映社情民意,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政协昌宁县二届四次会议期间首次推行政协提案面商,三届二次
会议开始把大会专题发言确定为全委会会议议程。1987 年 6 月任《昌宁县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并兼任
编审,1992 年 12 月被政协云南省委员会表彰为政协工作先进个人,1993 年 10 月主持编纂出版《昌宁
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李光旭(1926.02 ~ 2005.08),男,汉族,昌宁县田园镇龙泉村石砖人,
地理教学学科带头人。1985 年 7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学高级教师,2005 年
8 月 24 日因病去世。
1946 年在达丙完小任教,1951 年调入昌宁一中从事体育和地理教学工
作,是昌宁县第五、六、八、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云南省地理教学研究
会理事。
到昌宁一中任教后,他购买国内外有关地理书籍学习,绘制地图、景观
图 200 余幅,制作世界日差活动转盘,收集化石、矿石标本自制教具,在
1982 年、1984 年昌宁县教具展评和教学资料展览会上获第一名。《在地理
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改革地理课堂教学的尝试》《地理高考复习中帮助学生增强记忆的粗
浅做法》等文章在云南省、保山地区地理学会上交流。1982 年 9 月,参加教育部、中国地理学会在
厦门召开的中小学地理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讨论会。1989 年,他编撰的《昌宁乡土地理》经云南省
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出版,作为昌宁县中小学地理教学辅助教材。退休后,他积极向县政协提供文
史资料,搜集整理出龙潭寺、武侯石柱史料,收藏的两封朝鲜人民 1952 年寄到昌宁感谢中国抗美援
朝信件翻译后收录于《昌宁县文史资料》第三辑。在担任达丙镇老年体育协会副理事长期间,积极
组织离退休人员和农村老年人开展文化体育娱乐活动,2001 年 11 月被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群众体
育先进个人。
【 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