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3 -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233
执政论坛
中指出:“继续发展小城镇和县域经济,充分发挥辐射周边农村的功能,带动现代农业发
展,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新型城镇化正式作为县域经济经济发展的基本
取向,县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主抓手,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主推手。党中央站在世界发
展大局中勇立潮头,占领制高点,初衷只有一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从国家大局来看县
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当前,我国县域经济的支柱是第二产业——以工业为代表的产业,其
发展模式大多以自然资源的消耗换取经济的发展,其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的,是不长远的,
是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的。而绿色经济倡导的是可持续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它是
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晋级,完成节能减排、实现生态发展,实现经济发展
和环境保护并重。它是未来经济转型的方向和发展趋势,因此在县域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必须紧紧抓住时机,走县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之路。持续做好“加减乘除法”,推动县域经
济绿色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是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又融
汇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创新。就其内涵而言,绿色
发展理念是一种系统的、整体的、有机的发展,从人与自然共生的视角出发,要求经济活动
过程的生态化、绿色化,其思想内核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县域
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首先,要坚定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其次,要打造县域绿色产业体系,
最后要在体制机制大胆创新。具体来说,就是做好“加减乘除法”。做好城乡绿化造林、天
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用水机制改革、调
水工程等生态环境建设的“加法”;做好截污治污、河道治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污染
治理的“减法”;做好供给侧改革培育绿色产业体系的“乘法”;做好生态新型城镇化、
生态移民搬迁等建设的“除法”。使生产方式变“绿”,产业结构变“优”,发展后劲变
“强”。就要大胆改革创新,克服过去经济发展靠资源消耗、环境承载力下降、投资推动为
动力的发展模式,新常态下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培育地
方特色绿色产业,建设以人为核心绿色城镇,注重产城融合和社会事业建设,实现县域经济
的绿色转型发展。
(三)以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生命健康产业为核心,加快绿色城镇化建设,全力推进
产城融合步伐。产城融合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
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城市化与产业
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城市工作、新型城镇化建设、城
乡一体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重要论述,尤其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对产城融合联动、建设和谐
宜居城市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思想观点,这些思想观点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城市工
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
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
市为人民。而城市产业发展能够带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布局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化建设
的重要引擎。从城市的发展规律来看,城市与产业的协调发展,本质上是保持城市化水平与
一二三次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协调。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然会使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农业
产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降低,但这一过程的实现,必须是以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基础,要
以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为转型目标。要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就要充分挖掘澄江良
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生命健康产业为核心,着力打造国际旅
游会展城市、生命健康城,以此推动产城融合发展。首先,要将“生态+、旅游+、互联网+”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