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4 - 澄江年鉴2018
P. 524
2018 澄江年鉴
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保 明”的预算管理新要求,规范完善政府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
障民生支出、政策支出和重大建设项目支出,从严从紧控制 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
“三公”经费和行政运行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深化政府预算改 会保险基金预算有效衔接。切实提高预算年初到位率,推进预
革,推进一般公共预算与政府性基金预算统筹使用,逐步取消 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结余资金管理有机结合,严格预算执行,
专项收入以收定支的规定;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推进中期财政 维护预算刚性,严禁无预算或超预算安排支出。加强监督检
规划和部门滚动规划管理,健全预算支出标准体系;深化供给 查,注重绩效评价,确保财政资金使用高效、安全。二是加强
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预算执 政府性债务管理。严格控制政府性债务规模,落实好财政性资
行管理改革,推进财政项目资金整合和统筹使用,盘活存量资 金投资项目审核机制,建立起通过不断增加财力来逐步偿还债
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严格预算执行管 务的机制。要努力降低债务成本,积极优化债务结构,加大政
理,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 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力度,降低政府性债务利息支出;
(一)突出激励引导,促进财源经济发展 进一步规范政府平台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物和信用担保行为,防
建立现行财政扶持政策分析与评价体系,在实体经济领 止政府潜在债务风险。三是按照用好增量、激活存量的要求,
域积极实施“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等政策机制,鼓励企业 健全盘活存量资金与预算编制挂钩机制,加大预算编制与结转
持续发展、推动技术改造、开展创新创优、节能减排、开拓市 结余资金的统筹力度,在编制预算时优先考虑动用存量资金,
场,同时不断提升金融机构投向实体经济的引导力度,拓展担 使财政资金的使用更为科学有效;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审
保机构融资担保服务能力,努力破解经济发展的资金要素瓶颈 论证,增强预算编制前瞻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进一步完善加
制约,切实提高财源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施微型企业培育 快预算支出执行进度的通报、约谈和考核机制,着力提高预算
工程,并按照“三转变”的工作思路,从直接扶持企业创办向 执行的均衡性和规范性,切实避免产生更多的财政存量资金;
间接助推企业成长转变,从增加企业数量向提高企业质量转 四是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强化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的跟
变,从全面覆盖向突出重点转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 踪问效,推进第三方独立评价财政支出绩效改革,建立绩效评
千斤”的作用,让财税政策真正发挥导向功能,增强经济发展 价结果反馈和应用机制。
的内在活力。 (四)突出民生保障,促进支出结构优化
(二)突出依法征收,促进财力持续增长 一是保障民生工程建设。保障“为民办实事”工程资金需
一是更大力度重视依法征收工作。坚持收入组织与财源 要,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建工程,落实公立医院改革补助经
培植并重,既要严格减征、免征、缓征事项,做到收入应征尽 费,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卫生信息化工作推进实施,促进
征,又要避免收入组织中的涸泽而渔,确保财源基础有效巩 医疗卫生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二是巩固强农惠农政
固。二是扎实推进综合治税工作。不断提升部门涉税信息的时 策成果。以农业现代化建设为统领,重点支持村级经济发展和
效性和共享度,强化各镇(街道)对本地税源的保护与挖掘, 农村公益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办法,加大对违法套
引导纳税人依法纳税,严禁镇(街道)通过非正常渠道与手段 取农业补贴的查处力度。三是推动公共事业发展。支持社会保
挖引县本级税收以及其他镇(街道)税收,杜绝买税、垫缴税 障事业发展和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政策实施,保障各类社会保
款等行为。三是有效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大力开展房地产建筑 险补贴资金、城乡低保配套资金按时足额支付,加大对基本公
业税收、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等专项清理 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工作的支持力度。做好基本住房保障工作,
与整治行动,促进税收征管工作良性、健康、有序发展。四 大力支持棚户区改造及老城区改造,提高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
是不断强化纳税评估稽查工作。合理确定纳税管理重点对象, 金的精准度。四是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加大
对高风险企业和“常亏不倒”企业的经营财务状况进行比对分 扶贫开发财政资金投入,财政支农投入新增部分重点用于扶贫
析,有针对性地开展税务稽查;对个体业务定额进行摸底,确 开发。五是继续开展薄弱学校改造等工作,支持构建现代职业
保达到起征点的“进笼子”,已“进笼子”的合理核定和调整 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政策。六是预算优先保障干部
定额,并对举报查实的偷税漏税的行为依法处理。 职工工资待遇的资金需求,预留新一轮干部职工基本工资提标
(三)突出改革创新,促进管理科学精细 及落实政策性补贴所需资金。
一是加大预算制度改革力度。按照“全面规范、公开透
- 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