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0 - 澄江年鉴2018
P. 520

2018     澄江年鉴


           加4%。坚持绿色、生态、安全、高效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方                          仙湖路北延线、矣渡帆船基地、仙湖飞鹰、体育中心、体育运
           向,扩大土地流转面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广轮作休耕和                          动公园项目建设,加快巴萨足球学校项目前期工作,配套完善
           荷稻田养鱼,新增蓝莓种植1000亩、荷藕500亩、景观苗木1000                    医疗、康养和运动软硬件设施,加强与专业机构的合作,积极
           亩。稳定烤烟种植面积,完成740万公斤烟叶收购任务。完成农                        引进举办国际超级马拉松等大型高端国际体育赛事活动,让健
           作物指导性计划总播面积37.5万亩,粮食作物9万亩,经济作物                       康宜居的形象深入人心。围绕推进国际旅游城市、国际会议中
           28.5万亩,粮食总产达3600万公斤,农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大                    心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加快广龙小镇、
           力扶持发展和巩固庄园经济成果,突出抓好仲景庄园、禄充生                          寒武纪小镇、樱花谷、太阳山、仙湖岛建设进度,尽快启动仙
           态园、左所荷藕庄园、熙禾庄园等4个农业庄园建设,完成马房                         湖山水、龙湖星空、化石地博物馆展陈、地质公园配套基础设
           村、加快推进高西、左所片区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结合径流                          施、县城游客中心、3个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尽快完成仙湖古
           区植被恢复治理大力发展林业庄园,力争庄园游客总接待量突                          镇、国际婚庆旅游幸福小镇项目前期工作,抓紧出台扶持会展
           破30万人次,庄园经济产值突破3亿元。注重农村人才培养和                         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重大旅游项目开发商调整完善项目
           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力争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                          规划,植入会展业态、增加会展功能,加强与国内学术团体组
           “三农”工作队伍。第一产业完成12.1亿元,增长6.5%。                        织的联系,组织举办各种论坛会展。持之以恒开展旅游环境综
               (三)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工业转型发展。以增容、                        合整治,帽天山地质公园和北岸生态湿地公园完成AAAA级景
           扩量和提质为重点,加快完成园区总体规划修编,盘活园区低                          区创建工作,推进旅游标准化、品牌化发展。2018年全县接待
           效和闲置用地,抓好土地开发整理,搞好土地收储工作,完成                          游客1058.98万人次,增长10%。旅游总收入89.55亿元,增长
           蛟龙潭片区污水处理厂、供水管网等配套工程建设,增强园区                          15%。实施服务经济倍增计划,聚焦服务业发展短板,完善农
           产业承载能力。发挥提古片区区位优势,引进发展医药保健和                          村消费网络,积极引导发展健康养老、金融保险、文化创意、
           生物制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全力推进九村                          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推进服务型、消费型城市建设,第三
           磷矿点、牛场采石场开发利用步伐,尽早解决磷化工和建筑建                          产业实现增加值60.2亿元,增长14.3%。
           材产业的原料供应问题,推进磷化工精深加工,积极发展新型                              (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快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墙材、环保管材、优质水泥等建筑材料及制品,促进磷化工和                          步伐。把保护好绿水青山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底线和基尺,
           建筑建材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着力抓好工业增量,加快推进东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打好打赢新时代抚仙
           南亚食品商贸仓储物流港、汇盈瓦楞纸等工业项目建设,力争                          湖保卫战。深入实施保卫抚仙湖“八大行动”。退出抚仙湖二
           希博瑞啤酒、万诺食品、恺达塑胶迁建、永旭沥青搅拌站、铭                          级保护区企事业单位21家、畜禽规模养殖场633户,拆除塑料
           城建筑废料回收利用等项目尽快竣工投产,鼓励鑫成鹏绝缘材                          大棚1000亩,实施坝区5.4万亩耕地轮作休耕。完成立昌、矣
           料、昊海蓝莓、县藕粉厂等竣工项目达产扩产。加强与昆船集                          旧、孤山、海口片区8332人生态搬迁,启动剩余1.2万人搬迁
           团对接,积极推进海洋小镇建设,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大力发                          工作。进一步加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力
           展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和旅游艺术衍生品制造业,着力引进高新                          度。统筹使用好全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资
           科技、新兴绿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出口产品结                          金、抚仙湖保护治理专项资金,继续加大向上争资力度,全面
           构,完成外贸出口5500万美元。力争工业项目投资增长20%以                       启动“十三五”抚仙湖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完成农村生活污
           上,第二产业完成32.7亿元,增长10.2%,其中:规上工业增                      水处理及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工程量的90%、甸垛龙潭调水、北
           加值增长10%以上。                                           岸生态调蓄带二期建设及高效节水4.1万亩、径流区植被恢复4
               (四)坚持产城融合,加快推进国际健康、旅游和会议                         万亩,抚仙湖东部9条入湖河流小流域综合整治等27个项目主
           中心城市建设。抓紧启动化石地游客接待中心、科研中心、文                          体工程完工。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
           创中心和市民中心、8个提质扩容项目和看守所及拘留所迁建                          强多污染源综合防控和多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深入推进河长
           项目,完成海绵城市2.6万平方米和仙湖路综合管廊3.7公里,                       责任制,构建河道网格化监管体系。以西龙潭和梁王河、东大
           加快推进澄川高速、仙湖路和东大河路建设,启动西互通匝道                          河水库为重点,深入开展集中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确保水质
           改线工程,抓紧完善凤山路、横大路、澄波路、半山观光环线                          达标率100%。集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城乡生活垃圾分
           前期工作,新建城区停车场2个、沿湖停车场3个,新改建公厕                         类收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坚定走生
           315座,不断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完成小西城、廖官营棚                         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将“生态+”
           改安置房分房入住,加快推进老城和环湖棚改,启动澄江文庙                          的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按照优一精二强三、调一调
           恢复,加强对古民居的保护,抓好沿湖各具特色的镇村规划建                          二促三、退一退二进三的思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按照集约节
           设。推进“城市双修”,加大拆临拆违力度,加快实施“皮鞋                          约和高效循环利用资源的要求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构建绿
           车”取缔工作步伐,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活动。围绕                           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扎实推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
           推进国际健康城建设,启动中山大学澄江教学医院、南亚东南                          范区创建,完成各街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和省级生态县命名。
           亚医疗中心生态健康城建设,重点抓好北部健康城市政道路、                              (六)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快淘汰磷

            - 448 -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