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9 - 中共宣威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599
执政论坛
六、要扎实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生态环境在
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环境建设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既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也不能急于求成、期待毕其功于一役。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保持战略
定力,讲究方式和手段,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一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
识,统筹协调好发展与保护关系。环境保护不是发展的包袱,不是站在发展的对立面。好的经济质
量和好的环境质量内在是一致的,一个地方可能暂时存在环境质量差、而经济质量好的状况,但很
难持久,特别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环境质量差的经济模式会成为发展的制约。要更加重视生
态环境对发展的约束,把环境保护真正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下决心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
构、能源结构、空间布局,把生态环保培育成新的发展优势,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变为生
动实践。二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随着人民群众温饱
无虞、迈向小康,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分量不断加重,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安全
食品、优美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环境美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新内涵。环境污染引发
社会公众的集体焦虑,环境风险凸显,环境事件多发高发,日益成为关系群众健康的民生之患、民
心之痛。必须把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贯穿到环境保护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全过程,硬碰硬、严又
严、实打实,抓出一批实实在在的环境治理成果,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尽早解决民生痛点。三
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当前,宣威污染物新增量依然处于高位,带
来的环境压力仍然十分巨大。特别是,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些领域环境治理有所放松,一
些企业环境治理意愿下降。同时,随着环境治理措施深入推进,留下的很多环境问题是难啃的硬骨
头,复杂性在增加,解决的难度在加大。面对这样的突出环境问题,需要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综
合施策、全力攻坚、扎实作为、加快解决。要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行最
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严格环境执法监管,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的高压态势,建立系统规范的激
励约束机制,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作者系中共宣威市委副书记、市长)
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