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48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 /2017


                  游收入 19962亿元。引入贵州银行等 3家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引导小贷公司、融资性担
                  保机构健康发展,黔中泉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在 2016年 11月发布的 《中国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
                  价报告》中,取得全国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百佳县 (市)排名第 96位的好成绩。
                      五年来,生态保护实现了政府主导向多元参与的重大转变,进入社会共治的新时期。全省首
                  家编制完成县级环保总体规划,设立了全国首家基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基层人民检察院生
                  态保护检察局、全省首家县级生态文明建设局,在全国率先实施政府委托第三方开展环保监督工
                  作,“非对抗”环境社会治理模式被列为全国推广项目。采取宣传教育、信息公开等方式、积极
                  发动公众、社会组织、媒体等力量参与监督监管,多元共治环境治理机制逐步形成。实施 “三把
                  利剑”保两湖,红枫湖水质持续稳定在Ⅲ类以上,取水口水质达Ⅱ类。乡愁贵州二期、梯青塔湿
                  地公园等 5个公园建成投用,贵阳文化体育公园等一批公园启动建设。红枫湖国家湿地公园获国
                  家林业局批复同意建设。全市森林覆盖率从 2011年的 3804%提高到 46%,城市污水处理率达

                  96%,空气质量优良率达 9899%,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被评为 “全国节水型
                  社会建设示范区”。
                      五年来,改革开放实现了深度拓展的重大转变,进入活力焕发的新时期。与贵安新区、观山
                  湖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搭建区域合作平台。以省市各类招商活动为契机,紧盯 “两大一铝”主
                  导产业精准招商,省外境内实际到位资金 74393亿元,实际到位外资 135亿美元。推进政府机
                  构改革,完成撤青龙街道办事处组建新型社区工作,形成管委会和经开区主抓发展、社区主抓服
                  务的工作格局;完成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合并组建;政府部门权力清单
                  及责任清单向社会公布,赋予省、贵阳市示范小城镇站街、卫城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161
                  项。公车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有序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成功申报省级商标
                  9件,发展小微企业 956家,全市私营个体企业 17646家。民营经济投资累计达 3198亿元,占
                  投资总额的 8646%。非公经济增加值达 153亿元,占地方生产总值的 5467%。
                      五年来,城乡发展实现了共同繁荣的重大转变,进入统筹推进的新时期。城乡规划体系逐步
                  完善。城市总规修编获省人民政府批复,百花生态新城、职教城控规、站街等 5个示范小城镇及

                  181个村庄规划编制相继完成。市域骨架路网初步形成。金清线、百马大道、金马大道、巢凤大
                  道南北段、云站路建成通车;境内沪昆高速、厦蓉高速、贵黔高速开通运营;成贵高铁 (清镇
                  段)、林织铁路 (清镇段)、铝城大道、资源通道启动建设,城北新区路网基本形成。“三轮”驱
                  动战略有序推进。广大上城、铁鸡巷等 12个新区开发和城中村改造项目加快建设,凤凰栖一期
                  等 13个项目竣工投用;职教城入驻职业院校 19所,在校师生达 8万人,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刘
                  延东副总理等各级领导充分肯定,主城区建成面积达 20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
                  2011年的 3593%提高到 49%,获得 “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第四届 “全国文明城
                  市提名城市 (县级)”等荣誉称号。农村环境整治深入实施。扎实推进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六项行动计划,投入资金 683亿元,建成美丽乡村 “提高型”示范点 19个,小康寨示范点 13
                  个,红枫湖镇大冲村荣获 “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实施县乡道改造 4076公里、通村通组路
                  建设 38929公里,实现农村客车通车率 100%;实施各类小型水利工程 608处、农村饮水安全工

                  程 126处,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 83万亩;改造农村危房 4175户;181个行政村实现 “多
                  彩贵州广电云”村村通数字电视、宽带全覆盖。
                      五年来,社会事业实现了全面协调发展的重大转变,进入和谐共建的新时期。累计完成民生
                  投入 1094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 7768%。3个贫困乡 (镇)、115个贫困村 “减贫摘
                   · 1 ·
                      4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