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7 - 中共曲靖市麒麟区委执政纪要2017
P. 187
重要专题
(三)“美”在城乡统筹
以云南省农旅文融合示范区建设为载体,以城带乡,以乡补城,城乡一体共同推进。提出“做精
城区、做靓城郊、做美农村”的工作思路,确立“近抓脏乱堵、远抓拆改建、常态抓管控”的工作措
施,制订区、街道、社区三级干部日巡夜查的网格化管理制度,投入34亿元,扎实开展城乡人居环境
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现集镇污水设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联网
公路、城乡公交、劳动就业、卫生服务、居家养老、学前教育、广播电视、文化体育、城乡居民社会
保险养老等公共服务全覆盖;建成为民服务中心(站)148个,构建城市15分钟、乡村30分钟“便民服
务可及圈”,各村(社区)还根据地域特点和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因地制宜开通了代买油米、电器维
修、老人护理、技能培训、工具出借等个性化服务。
(四)“美”在社会和谐
“法治麒麟”“平安麒麟”建设纵深推进,建立了区、镇(街道)、村(社区)、村(居)民小组
综治维稳平安建设四级联动体系,司法公信力持续提高,被表彰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社区建
设不断加强,14个社区、195个村(居)民小组办公用房建成使用,被命名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
城区”。建成全市首家社区科普馆,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全面设立,数字化阅览服务拓展到
镇(街道),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扎实推进。
二、重在“五抓五新”上做好文章
(一)抓优规划编制,在建设管理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农民主体。在编制规划、建设选点、拆旧建新、产业培育等方面,把自主权、选择权和监督
权交给群众。在设计上,按照“专家设计、公开征询、群众讨论”的办法,确保村庄规划设计科学合
理、群众满意;在建设上,按照“村民大会集体商量、村级组织自主申报、农民群众全员参与”的原
则,把主动权交到农民手中,变“为我建”为“我要建”,建设过程确保农民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
监督权。
注重规划衔接。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统筹考虑、一体规划。强化区级规划主体责任,推进规划
由原来主要关注城镇向关注城乡统筹转变,实现产业规划、土地规划和建设规划“三规合一”,空间
布局、功能分布和发展计划紧密衔接,做到“一村一规划”。有序编制美丽宜居乡村、乡村旅游规划
和东山、珠街、沿江、茨营集镇产业规划,全面启动麒麟水乡和朗目山、珠街中所、茨营红土墙、越
州潦浒4个重点片区规划和旅游、交通等各类专项规划,形成了覆盖城市乡村、涵盖经济社会的规划体
系,构建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域到局部、从综合到专项、从指标到空间、从用地到景观整体衔接的
规划格局。
因地制宜分类。按照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的“四美”要求,编制
全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和乡村风貌营造技术导则,各镇(街道)、村(社区)和村(居)民
小组根据各地实际,按照宜居宜游原则,突出田园风光、民俗文化、历史古迹、产业发展和自然景观
等特色,做到既有统一标准,又能彰显个性特色,着力体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把每一
个村庄真正建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宜居乡村。在农民居住点建设上,坚持
拆旧建新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分为城郊融合型、旧村改造型、拆迁整合型,实现村庄风貌各美其美,
共建设城郊融合型10个、旧村改造型65个、拆迁整合型25个。
(二)抓实资源整合,在资金投入上实现新突破
政府主导。充分发挥财政杠杆的调节和激励作用,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500万元,按照典型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