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中共曲靖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63
重 要 决 策
绿化“十百千”工程和精品村庄提升工程,发展富有 良新品种,扶持一批现代种业龙头企业。实施畜禽遗
乡村特色的民宿、农庄、养生养老和森林旅游休闲康 传改良计划,加强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
体养生,建成旅游特色村社(农庄)30 个、精品民 强主要农产品精深加工、中低产田改良、标准化种养、
宿客栈 100 个。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积极创 农机农艺融合、循环综合利用、绿色防控、仓储物流
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企业、中国 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深入落实“云上云”行动计
美丽田园。加快“十景百村”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划,建设农业云。(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委、
建设,积极创建乡村旅游 A 级景区、现代旅游农业 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
庄园。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 14. 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构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
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大力开发传统民族 化服务平台,强化区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集成示范。
民间手工艺产品,发展特色手工艺产业和民族文化创 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引入项目管理机制,
意产业。加快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陆良县试点示范 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
工程建设,打造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责 科技推广。鼓励建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业技术推
任单位:市旅发委、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发改委、 广联盟。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科技服务机制,
市住建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环保局、市国土资 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综合
源局、市民宗委、市文体局,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 应用和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机、良制“六良”
12. 推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村创业创新。 配套推广应用。推进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物联网、智
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 慧农业、智慧气象技术模式。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办法,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民 建设,培育 1 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培育 3 个省级“星
工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农业从业者结 创天地”。加强农村科普组织、基地、队伍和能力建
构,大力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林场主、农民合作 设。(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
社带头人、农业职业经理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 市气象局、市供销社,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
加强农村乡土人才、民族技能人才培养,扶持培育一 15.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切实落实
批乡村工匠。健全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新 科技成果审批处置、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创新
增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 15 万人次以上。切实保障农 与成果转化评价机制、科技人员兼职、科技人才流
民工合法权益,着力解决新生代、身患职业病等农民 动等政策。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工群体面临的突出问题。落实“云岭全民创业”计划, 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以科技入股等形式参与农业开发
落实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优惠政策,支持进城农民 与经营,支持农技推广人员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
工返乡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企业主、农业科技人 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建立财政资金以奖代补、“后
员、留学归国人员等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创新。(责 补助”等方式,强化财政资金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
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供销社、 加强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
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 培养。(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
市财政局,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
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13.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全 五、夯实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基础
产业链建设为方向,依托领军科技人才和团队,整 16.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把脱贫攻
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盯年度脱贫
依托市内、省内外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院校、农业龙 攻坚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薄弱环节,采取超
头企业,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 常规举措,强化支撑保障体系,狠抓工作责任落实,
工程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等涉农科研平台。实施 深入实施重点扶贫工程,更加扎实有力推进脱贫攻
农业重点研发专项。鼓励组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 坚。完善政策体系和贫困户动态管理制度,切实做
联盟。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优 到因户因人精准施策。瞄准贫困问题最突出的区域、
ZHONGGONG QUJING SHIWEI ZHIZHENG JIYAO 2017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