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2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292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 /2016
万元,实施美丽乡村、新农村和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项目 40个。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投资 487
万元,实施了竹箐、镇宝片区综合开发项目;投资 1221万元,实施了镇北、回欢等 16个村 (社区)
及龙二中、镇北小学等 4所学校的人饮安全项目,受益人口达 12550人;投资 2513万元,实施了国家
中小流域勐梅河镇安段综合治理;投资 3787万元,实施了团结大沟、邦别大沟、回欢大沟等 11条沟
渠的维修建设工程;投资 326万元,实施了大坝向阳寨、镇北张家寨小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完成 58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工作。道路建设方面。投资 1539万元,实施了镇南、八○八、镇
东、芒告、大水沟、小田坝、竹箐等 8个村 (社区)通达工程建设,改扩建村级公路 43公里。集镇建
设方面。为提升改造集镇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积极做好综合农贸市场开发、集镇供水管网改造项目
前期工作。重大项目方面。服务好大瑞铁路、国道 320线过境段改扩建工程建设。
(四)坚持聚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扎实开展 “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动员力量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 1910户 6324人,认真入户
采集贫困户基本信息,了解贫困根源,一户一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预期达到脱贫成效。金
融支持助脱贫。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为贫困户提供金融支持,2016年发放小额信贷 1200万元。产业
发展助脱贫。围绕县级产业扶贫规划,经过实地入户摸底排查,为全镇 1424户 4761人制定了可持续
发展产业思路,同时筹集资金 28525万元,为 1424户贫困户发展产业解决资金短板。劳务输出助脱
贫。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 25269人次,实现劳务经济收入 16774万元。易地搬迁助脱贫。投资 1704
万元实施了镇安镇邦别社区三岔路、八八社区打响坡、大坝社区杨家地三个易地扶贫搬迁提升改造
项目,项目完工后将改善 3个村 10个村民小组 385户 1786人的生存发展问题;投资 10500万元的崇
善寺易地扶贫项目已于 2016年 9月正式开工建设,实现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 298户 1251人。文化
宣传助脱贫。制定了 《镇安镇脱贫攻坚群众工作方案》,围绕目标任务,通过深入开展 “十个一”活
动,进一步坚定广大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扶贫开
发的良好氛围,使各项政策措施更符合群众意愿、符合发展实际,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
和满意度。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以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项目为依托,不断加大中小学基础建设,全镇 20
所中小学办学条件均已达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师队伍水平不断提升,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加强,
教研教改工作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2016年,高考一本上线 8人,其中 600分以上 3人,
全县文科第 2名 1人,全县理科前 12名 2人;中考参考学生 417人,550分以上 21人,居全县第二。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果得到巩固, “七彩云南”全民体育健身工程深
入实施;耍龙、舞狮、花灯等民间传统文化得到较好传承;镇安镇大坝社区向阳寨传统村落保护及贫
困地区 “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有序推进;完成镇北社区 “文化大院”建设;镇安
文化免费开放资金及 “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通过省级检查验收工作;脱贫攻坚专题文艺巡演圆满
落幕;文化市场得到迅速发展,监管环节不断加强。卫计事业健康发展。投资 566万元,新建及改扩
建村 (社区)卫生室 8个,基层卫生设施极大改善。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41600余份,乡村一体化卫
生管理工作逐步完善;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中医诊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计生服务水平提高,群众
优生、优育意识明显增强,完成 “三术”571例,孕前优生检查 2105对,报批 “少生快富”工程奖
励对象:双女户 56户、独生子女户 52户,全国农村计划生育养老补助对象 199人,兑付独生子女保
健费 155户,享受独生子女单亲家庭教育奖学金 12人、独生子女升学奖金 22人;社会保障应保尽保。
发放各类救灾救济资金 20万元,发放城乡低保金 197861万元,发放临时救助资金 14万元,救助特
困供养人员 211户 236人,确保困难群众生活得到保障;201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户参合率 9996%、
人参合率 9983%;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此外,老干、工会、统计、档案、民族宗教、老龄、
·
· 2 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