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8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168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 /2016
困地区交通、水利、生态环境建设等基础设施工程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建设项目 23
个,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出行、饮水、就学、就医等难题。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坚持 “三年规划一年
启动”,所有集中安置点实现开工建设,启动安居房建设 2788户,安居房主体完工 955户,并在非易
地扶贫搬迁对象中全面开展了安全稳固住房大排查,针对住房未达标群众,按户均 2万元筹措资金,
扶持群众进行原址改造和修缮加固。生态补偿方面,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和林
下经济,有序推动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带动 604名公益林护林员实现就业。智力扶贫方面,全面开
展扶贫助学工作,建立覆盖所有贫困生的救助制度;加大农村贫困群众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动员中介
机构、村 (社区)和乡村能人组织贫困群众转移就业,全年共开展扶贫技能培训 9763人次,帮助
2513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实现转移就业。社会兜底方面,针对全县无劳动能力、无生产门路的特殊贫
困对象,从 “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住房保障、权益保障、资产收益保障”等方面进
行全面兜底,并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博爱基金募捐活动,累计募捐到资金 120多万元。
(二)县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农业规模化成效初显,全年流转土地 538万亩,完成万亩褚橙、万亩中药材产业基地建设, “两
烟”、畜牧、甘蔗、茶叶等传统产业得到巩固提升,石斛、水果、胡蜂、黄山羊等特色产业得到加快发
展,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培植效果明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农
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全年新增市级龙头企业 2户,发展家庭农场 3个、农业庄园 3个、种植
大户 8户,实现农业增加值 1951亿元,增长 62%。工业集聚化成效明显,率先完成龙陵 “园中园”
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率先引进国际硅基产业龙头企业西安隆基进驻园区,率先开工建设产业园管理
服务用房及主干道路。龙陵硅工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黄龙玉文化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稳
步推进,日产 300万 Ah动力锂离子电池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品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石斛系列产品研
发及加工项目建成投产。特色优势产业人才聚集工程有力实施,依托万亩褚橙基地建立了 “邓秀新院
士工作站”,依托林业产业建立了 “曹福亮院士工作站”,龙陵 “园中园”获 “国家火炬保山硅材料特
色产业基地”称号。规模以上企业培植成效明显,全年新增规上企业 4户,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 644
亿元,增加值 181亿元,分别增长 154%、124%。旅游全域化成效凸显,打造了县城—松山—怒江
峡谷—三江口—小黑山—蚌渺湖等旅游内线,积极融入龙陵—芒市—瑞丽—陇川—盈江—梁河—腾冲
旅游环线。培植了云南极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保山黄龙玉开发有限公司、邦腊掌温泉养生度假区等
旅游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抗战文化、黄龙玉文化、温泉养生文化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全年接待游客
20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1915亿元,增长 5905%。旅游业带动和促进了交通运输、商品贸易、
文化娱乐、金融保险、信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 212亿元,增长
138%。三次产业结构由 2015年的 305∶417∶278调整为 284∶407∶309。
(三)融资引资机制不断完善,项目带动能力持续提升
健全完善项目融资机制,做大做强国有控股平台,鼓励支持非公贷款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发展,积极争取传统贷款、信托转贷、债券基金支持,全年累计完成融资 5613亿
元,增长 318倍。健全完善招商引资机制,综合运用小分队招商、委托招商、定向招商、驻点招商、
以商引商等方式,储备和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全年完成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 7417亿元,
占市级下达任务 59亿元的 12571%。健全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全面推行企业服务团制度和县级领导挂
钩重要产业、重大项目、规上企业等制度,强化要素保障,加大督查力度, “五网”基础设施、棚户
区改造、社会事业等建设项目稳步实施,沿边高速公路、S233线三达地至龙镇桥二级公路改造工程等
一大批项目前期工作较快推进,G219线黄草坝至龙镇桥二级公路开工建设,红旗桥至龙山卡红色旅游
公路、段家坝水库等一批在建项目快速推进,勐糯东山引水工程、大松源公墓建设项目等一批续建项
目相继竣工,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8425亿元,增长 337%;完成 “五网”固定资产投资
·
· 1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