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昆明年鉴2018
P. 72
2018
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还不少。四是落 项目市县两级领导包保全覆盖。工业发展引导资金规模扩
实“马上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有明显差距。一些政 大到13亿元,组建市级再担保公司,继续推进财园助企贷
府工作人员能力素质不适应,遇事“拖、躲、绕、滑”, 融资,用好企业应急贷款周转金,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融
存在能力不足不会为、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 资贵问题。加强政银企合作、银园合作,按季组织银企对
为的现象。五是营商环境还不够优,“玻璃门”“弹簧 接活动。加大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确保降低企业用电成
门”“旋转门”依然存在。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做得还不 本20亿元以上。实施增量提升工程。建立开工、续建、竣
够好,企业和群众还有不少的差评,没有完全实现“最多 工、引进“四个一批”重大项目库,开工建设紫光芯云等
跑一次”。六是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 154个重点项目,续建东风云汽异地搬迁技改等84个重点
双责”还不够到位。“四风”顽疾尚未根除,形式主义、 项目,确保北方红外探测材料与器件产业化等69个重点项
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 目竣工,完成年度投资365亿元以上,新增产值150亿元,
度重视,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力争汉能移动能源等20个项目落地开工。实施产业链培育
工程。聚焦中高端关键链节,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轨道
二、2018年工作安排 交通、石化、水电铝(硅)、稀贵金属新材料等八大产业
链。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 政策措施,重点扶持50户新兴产业类中小企业,全年新增
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少于60户,其中新建投产20户。实施
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 园区转型提升工程。建立多元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体
胜之年。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 系,确保全市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20亿元。支持高新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 区开展容缺后补投资项目审批改革试点。建立完善项目入
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四 园、建设、投产、运营及退出机制,推动园区“腾笼换
次全会、省“两会”和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的决策部署, 鸟”,确保创建3个以上省级10强园区。围绕规划实施、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 创新能力、产业集群、生态环境、节约集约用地、投资环
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 境等方面,完善园区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园区走质量
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 效益型发展道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 推动服务经济提速。继续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
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 试点,制订出台服务业倍增计划行动方案,大力推进500
革、动力变革,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 项在今后三年内滚动实施的服务业重大项目,确保服务业
防治攻坚战,努力做到“五个一”,当好云南经济社会发 增加值增长10%以上。加快推进中国昆明国家大健康产业
展排头兵,全力以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奋力 示范区建设和国家植物博物馆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
开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 鹏瑞利健康城等16个大健康项目。以巫家坝、会展中心片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 区和北京路、人民路沿线为重点,打造总部(楼宇)经济
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固定资产投 聚集区,新增总部企业8户以上,保有税收亿元以上楼宇
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城镇和 20幢,培育十亿元楼宇1幢。加快昆明国际金融小镇示范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5%,居民 点建设,加快昆明农村商业银行组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
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 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1%、12%。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和产业
以内。 发展“510”工程,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5%。落实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加快晋宁未来城、七彩云南欢
(一)着力培育新动能,夯实加快发展的产业支 乐世界等重大项目建设,旅游业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增
撑,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长30%,接待海外旅游者140万人次。推进华为软件开发
加快工业经济优化升级。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云、中国数码昆明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软件及信息
继续打好工业经济攻坚战,营造懂工业、谋工业、抓工业 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发挥品牌展会示范效应,
的浓厚氛围,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新兴产 扶持特色专业会展品牌,会展业总收入突破30亿元、增长
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20%,工业和信息化投资增长10%以 18%。加快空港物流聚集区、腾俊国际陆港等物流园区建
上。实施存量盘活工程。组织实施100项重点技改项目, 设,创建3个省级示范物流园区。
重点抓好昆钢、中铝昆铜、云铝深加工等重大项目实施。 大力培育发展新经济。积极推动以新技术、新产
强化结对帮扶包保责任制,实现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和重点 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创新发展。加强创新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