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7 - 凤庆年鉴2017
P. 247
农 林 水
茶国际博览交易会和上海 2016 中国茶业交易会,为 类 25 户,核桃产业类 6 户,农产品加工及种养殖企业
进一步推进凤庆滇红茶“走出去”战略,拓展和培育 15 户,建材加工企业 9 户,商贸服务企业 21 户,其
凤庆滇红茶消费市场,提升“凤庆滇红茶”在全国的 他企业7户),入园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
影响力和知名度起到积极的作用。 规上企业累计达 23 户,投产运营企业 77 户;2015 年
实现工业总产值 25 亿元,工业增加值 6.7 亿元,吸纳
【凤庆滇红茶】 “凤庆滇红茶”地理证明商标于 就业人员累计达 3 325 人。
2011 年 3 月通过国家工商局注册,于 2014 年 1 月 1 全县引进生物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共 29 个,协议总
日正式启用,现有 26 户茶叶企业获准使用该商标。“中 投资 129 641 万元,实际到位资金 127 850 万元。
国红”“红瑞徕”“龙润”“经典 58”等红茶品牌,“王
子冠”“太华茶”等绿茶品牌己广为人知。“滇红茶 【党建工作】 2016 年的党建工作严格按照县委《“两
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学一做”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展开部门“两学一做”
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学习教育活动。以“学党章党规,坚定理想信念”为
“凤庆滇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和管理 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好“五个坚持”“六个严禁”
采取“政府支持引导,协会牵头组织,企业积极参与” 专项整治工作,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和谐
的方式。“凤庆滇红茶”地理商标的注册人是凤庆县 干事发展环境,做合格党员。
茶叶协会,茶叶协会制定了《凤庆滇红茶地理标志证
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把推行使用管理“凤庆滇红茶” 【精准扶贫工作】 一是按照“挂包帮,转走访”“回
地理商标,打造凤庆地域品牌作为茶叶协会的工作重 头看”工作要求,核实挂钩村雪山镇新文村贫困户基
点和凝聚各茶企业实现抱团发展的载体。 本情况,确定贫困户 92 户 327 人;二是开展贫困户信
为使“凤庆滇红茶”生产加工有章可循,规范商 息采集工作,签订帮扶承诺书和贫困户回访问卷调查;
标的运行和管理,茶叶协会在县茶办、工商局、质监 三是开展帮扶工作措施的落实,2016 年脱贫 22 户 88
局、卫生局、食药监局和茶企业的大力支持帮助下, 人脱贫。剩余的 56 户 187 人已按要求完成大数据录入
制定了《凤庆滇红茶技术规范》,制作“凤庆滇红茶” 工作。
实物标准样,广泛向企业、茶人、职能部门征求意见,
召开专家评审会议进行评审,经县人民政府常委会议 【领导名录】
讨论审定,并报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备案,2014 年 1 月 主 任:李绍中
1 日与“凤庆滇红茶”地理商标同步推行使用。“凤庆 副主任:甘丽珠(女)
滇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采用“母子品牌”的方式 字芳红(女,彝族)
运作。“母品牌”体现区域内的茶叶产品特征,代表 李金德
区域类茶叶产品的共性,“子品牌”体现企业的产品 罗金权(彝族,正科级待遇)
特质,代表企业茶叶产品的个性。 李 明(彝族)
支部书记:卢银军
【招商引资和向上争取资金】 2016 年县级下达招商 (审签:罗金权;撰稿:李永珍)
引资目标任务 6 000 万元,签约项目 2 个,完成投资
6 080 万元,占目标任务的 100.5%。向上争取资金县
级下达目标任务为 100 万元,完成 110 万元。占目标 凤庆县烤烟产业办公室
任务的 110%
【综述】 凤庆县烤烟产业办公室前身为凤庆县烤烟
【生物产业】 2016 年全县生物产业总产值完成 66.9 生产办公室,成立于 1996 年,2011 年 3 月更名为凤
亿元,其中生物农业产值 49.5 亿元,生物工业产值 庆县烤烟产业办公室,为县人民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
17.4 亿元。 单位。部门核定人员编制 14 名,其中管理编制 4 名,
烤烟种植 8.5 万亩;新植甘蔗 1.5 万亩;新增魔芋 专技编制 9 名,工勤编制 1 名。办公室内设综合股、
种植 6.8 万亩;渔业养殖面积 10.5 万亩,完成水产品 科技规划服务股、烤烟技术推广中心3个股室。全办
总产量 1.5 万吨;咖啡 0.5 万亩;生产鲜茧 350 吨;肉 有干部职工 16 人,管理人员 4 人,专技 10 人,公益
类总产达 7.3 万吨。 性岗位 1 人,大学生志愿者 1 人。所承担职能:一是
滇红生态产业园区入园企业累计达 83 户(茶产业 做好全县烤烟产业的资源调查、社会调查、市场分析、
- 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