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94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 2016
必须要敢于告别过去,面向未来,以新发展理念为“指挥棒”和“红绿灯”,争当行动者和
践行者。新的“五大”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通实践,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
和行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向先进发达地区学习,在思想上、行动上与新发展理念对标对
表,深学笃用,入心入脑。要进一步加强对新发展理念的学习,结合历史学,联系实际学,
深入把握新发展理念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意义,从灵魂深处确立对新发展理
念的自觉和自信。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决策、执行、
推动各项工作中,坚持用科学的辩证法、方法论补短板、解难题、挖潜力、扬优势,既聚焦
工作的重点难点,找准短板、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又努力在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发展平
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全县上下要始终坚持解放
思想、与时俱进,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
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做法
要坚决摒弃,做到同频共振、知行合一,真正树立起与时代和实践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
工作方式和发展方式。
(二)紧紧围绕建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个目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
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澄江的根本和灵魂。我们要
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
社会发展各领域,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不断增强环境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科学谋划抚仙湖全流域的保护与发展,实施抚仙湖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切实加强以
抚仙湖、澄江化石地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持续巩固和扩大保护成果。扎实推进
“森林澄江”建设,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大生态修复和治理力度,
构建生态修复示范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定不移推进抚仙湖保护“四退三还”及北岸生
态湿地、生态调蓄带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一级保护区2.8万人搬迁安置,积极创建抚仙湖国
家湿地公园,提升环境容量、质量和空间。加快抚仙湖径流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
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强化入湖河道综合治理、截污保洁和水质监测,全面推广中水
回用,有效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加快推进澄江化石地保护立法工作,做好保护区的生态修复
和治理。扎实做好节能减排降耗和资源集约利用,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不断推进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仙湖卫士”和“四清”活动,增强全民环保
意识,积极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稳步推进生态县建设,确保2016年成功申报省级
生态县,力争2017年申报为国家级生态县。
(三)紧紧围绕建成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区这个目标,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
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建设经济强县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始终坚持“优一
精二强三”的产业发展总体思路,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到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把“生
态+”和“互联网+”的理念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促进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推动新型工业转型升级,形
成以生态文化旅游业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促进一、二、三产在更高水平上协同融合发
展,走出一条具有澄江特色的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之路。
要优化一产。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突破,以发展现代农业庄园经济为
抓手,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着力培育具有澄江独特优势的绿色农业品牌,推进传统农业
向现代生态休闲观光农业转变。持续加大农业投入,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
户”模式推进庄园经济发展,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推进蓝莓、荷藕、核桃等农产品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