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澄江年鉴2017
P. 78
2017 澄江年鉴
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发展,以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为导向,全面实施“生态
二、着眼未来,全面统筹,科学谋划未来五年新蓝图 +”、“旅游+”、“健康+”、“互联网+”,着力打造“高
未来五年是澄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攻坚期,也是在全市 原深蓝湖区、地球生命起源、古滇文化印迹”三张名片,构建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 “一城五镇多村”产城人文融合的生态系统,推动旅游产业规
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 模集群发展,推进产村融合,实现旅游资源由全域开发向局部
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 重点开发转变,由无偿使用向有偿服务转变,旅游资源大县向
省委主要领导调研澄江精神,以及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委九 旅游经济强县转变。旅游功能全域布局。围绕“生态、休闲、
届十四次全会、市第五次党代会、市委五届二次全会、市委经 度假、健康和会务”的功能定位,县城老城区打造古滇文化
济工作会、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县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抓 区,新城区布局生态休闲旅游区、政务会务服务区、生态康养
住滇中城市经济圈、昆玉一体化、三湖生态经济带建设的重大 区,建设“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旅游特色示范县城。旅游
机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 设施全域覆盖。扎实推进“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以“三
“五大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做 环六联多辐射”的综合交通网、以抚仙湖通用机场为重点的航
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坚定 空网、以管道天然气为重点的能源网、以城乡供排水一体化为
不移推进“四化”融合,坚持“5555”发展思路,开创澄江经 重点的水网、以“宽带乡村”为重点的互联网建设,打通沿湖
济转型跨越发展新局面,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 主要景区的旅游专线、支线和环线,创新完善快行慢游的自驾
实现“三区两城”目标,把澄江建设成昆明的“后花园”、云 车、自行车、自助游服务体系,实现机场、车站与主要景区之
南和玉溪的“会客厅”、云南最美县城。 间的无缝对接。旅游服务全域配套。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集餐
未来五年规划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 饮、娱乐、购物、纪念品销售为一体的旅游文化综合体。打造
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以医疗康体为核心的生命健康城,建设“健康澄江”。完善智
年均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均增长10%以上,城 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智慧澄江”。实施综合管廊、海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 绵城市建设,加速城市提质扩容。完成寒武纪乐园、仙湖锦
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 绣及广龙、立昌旅游小镇等重大旅游项目,发展一批旅游度
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 假、专业服务、民族文化、科普教育、生态园林、创新创业特
在4.3%以内,城镇化率达62%以上,陆地森林覆盖率达59%以 色镇村,在景区景点加快游客接待中心、A级旅游厕所、生态
上,林木绿化率达64.9%以上。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 停车场、慢行系统及购物街区广场等服务设施建设。开展“乡
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村旅游全民创客行动”,扶持培育壮大特色农家乐、精品民俗
(一)坚持生态立县,引领绿色发展,在蓝天白云和青 客栈,建成一批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的精品农庄、养生山
山碧水中实现新跨越。独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澄江可持续发 庄、私人定制酒店,抓好自然观光、鱼藕美食等传统旅游产品
展最深厚的根基和无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始终坚持 提升和攀岩探险、低空游览等新业态开发,满足游客多元化的
“保护优先、积极保护、适度开发”的原则,推进国家重点生 消费需求,让抚仙湖的业态更丰富,让群众从传统的农业生产
态功能区建设,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努力实现山湖 转化到百花齐放的旅游经营服务业中,让千家万户共享旅游发
同保、水湖共治、产湖俱兴、城湖相融、人湖和谐。科学布局 展的红利、生态城镇的福利。旅游环境全域优化。统筹推进
抓生态。加快调整完善抚仙湖流域产业规划布局,以开发低污 “六城同创”和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加强旅游环境综合整治,
染种植业为基础、高端休闲旅游为主导,重点发展第三产业, 坚持绿化、彩化、美化、亮化、净化、文化立体推进,把每
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城市化格局、农业产业格局。 个景观、节点做成彰显生态旅游元素、城市特色文化、田园
突出重点保生态。严格执行《抚仙湖保护条例》,切实理顺 山水情怀的靓丽风景,将每个旅游项目都建成精品景区,推
抚仙湖管理委员会与澄江县职能职责,完成抚仙湖“十三五” 进全域景区化。完成“增绿添色·点亮澄江”行动计划,创
规划项目和全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搬迁一级保护区2.8万人, 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加大“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七改三
建成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多措并举护生态。强化“两污”和 清”环境整治力度,全面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和美
入湖河道综合治理,全面推广中水回用,构建闭合截污干渠管 丽宜居乡村建设,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健康生态城。持续开展
网体系,实现污水“零排放”。引导规模养殖场退出抚仙湖径 旅游营销宣传,大力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让澄江山水品牌走
流区。加快“森林澄江”建设,完成抚仙湖径流区植被恢复项 向全国、走向世界。
目。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绿色改造,推行环境污染第三 (三)坚持创新活县,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开拓发展新
方治理。认真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严厉打击各 空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将把改革创新放在发
类环保违法行为。 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创新。深入推进
(二)坚持旅游兴县,加快产城融合,打造国际生命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经济、技术和市场手段加快淘汰落后
康城。把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辐射带动力最强的支柱产业来 产能,逐步化解房地产、建材等过剩产能,优化供需结构。深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