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7 - 澄江年鉴2017
P. 497
附 录 2017
步凸显城市个性和城市特色。规划建设具有旅游服务功能的特 (三)基本原则
色旅游街区、休闲娱乐中心、旅游购物场所,积极推进县城周 ——坚持生态优先、产业融合原则。严守抚仙湖保护“四
边的湖滨旅游休闲带建设,不断完善县城旅游餐饮、住宿接待 条红线”,坚持“科学开发、合理保护、永续利用“原则,以
和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功能,打造“湖清 “四退三还”、生态修复为基础,优化旅游要素,进一步降低
城美、湖城共融”的特色旅游城市格局,营造文明舒适的旅居 旅游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打破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传统
环境。 边界,突出旅游的关联性、带动性,促进旅游业与新兴产业和
——生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旅游开发与发展 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发展旅游与产业、城乡、文化、生态
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 建设融合的全域旅游产业。
体验农业,加快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特色水果旅游等特色农业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
旅游产品,研发土特食品和植物花卉等特色农业旅游商品,扶 控、政策引导、规划控制、基础设施投入、环境营造、市场
持旅游商品加工业的生产发展。扶持县内旅游商品企业通过生 监管、形象推广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破除旅游产业发展体制
产流程创新、市场开拓等手段实现企业化运作和产业链延伸; 机制障碍,运用市场机制与经济规律,吸引各方社会力量参
支持旅游食品生产企业在搬迁入园中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生 与,引进社会资源和专业团队参与景区规划、产品策划及品
产经营水平。发展以康体疗养、美容保健、养生养老等为主要 牌塑造,逐步构建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的旅游产业
内容的特色医疗旅游。推动旅游与金融、保险、通信、邮电、 发展格局。
物流等服务业实现融合互动发展。 ——坚持集群发展、项目带动原则。把旅游业开发的重点
——生态+文化建设融合发展。不断加大对水文化、渔文 从孤立的个体景区(点)建设,推进到全域旅游资源综合开发
化、古生物文化和人文历史文化的保护、挖掘、整理、包装, 利用上来,着眼于区域整体形象的塑造和整体优势发挥,以项
把文化内涵的提升和文化元素的注入贯穿于旅游产业建设发展 目建设为载体,通过建设一批差别化、有特色的旅游重大(重
的全过程,渗透到吃、住、行、游、购、娱的各环节,融入旅 点)项目,全面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形成特色互补、经济互
游经营管理和接待服务的各方面。以澄江化石地、金莲山学 惠、经营互助的旅游产业集群,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山古墓葬、抚仙湖鱼水、文庙古建筑群和赵仕麟、罗佩金等 ——坚持文化引领、精品发展原则。深入挖掘澄江山水
历史文化名人为重点,深度开发集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 文化、渔文化、古滇文化、古生物文化,对传统旅游文化资源
为一体的文化主题园区,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科技艺术含量 进行创造性开发和现代化转换,在旅游景区(点)和旅游产品
的旅游演艺产品,加快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的文 的开发建设上,突出地方特色,增强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文化
化旅游企业。 内涵。优化旅游业发展空间布局和产品结构,加快旅游精品景
——生态+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结合城乡人居环境综 区、线路、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设施完善、服务优
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和美丽宜 良、效益显著的旅游精品景点和景区。
居乡村建设,加快建设特色旅游村,为解决农村人口就业、增 ——坚持科技兴旅、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利用互联网+,
加群众收入、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民族团 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推动科学技术尤其是数字化技术全面积极
结探索新的途径和方式。按照“有基地、有加工、有品牌、有 地介入旅游经济发展,增加旅游规划和旅游项目在策划、设
市场、有文化”的标准,整合各方资源,加大特色民居客栈、 计、建设中的科技含量,提高信息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水平和
特色餐饮、旅游休闲等服务设施的建设,引导现有农家乐向乡 普及程度。坚持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注重保护旅游
村旅游度假转变,建设特色浓郁、参与性强、产品特点突出的 生态环境,保护自然风貌、人文景观、历史文化、自然遗产,
乡村休闲旅游品牌。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统一,建立保护与开
——生态+互联网建设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规模 发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势和应用优势,推动旅游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四)目标任务
提高旅游创新能力和创新优势,挖掘旅游发展潜力和活力,培 1.近期发展目标。实施“十个一工程”,即科学编制一批
育新业态,发展新模式,构筑新动能。加快推进车站、宾馆饭 规划、打造一批A级景区、包装一批旅游线路、完善一批基础
店、景区景点、旅游购物店、主要乡村旅游点等旅游区域及重 设施、建设一批特色旅游村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一批
点旅游线路的无线网络、3G/4G等基础设施的覆盖,保障“旅 旅游企业、开发一批特色商品、培养一批旅游人才、建好一个
游+互联网”基础条件。创新发展在线旅游购物和餐饮服务平 网络宣传平台,着力打好澄江基础、创好澄江品牌、讲好澄江
台,积极推广“线上下单、线下购物”的在线旅游购物模式和 故事、树好澄江形象。到2016年底,实现游客接待量增长11%
手机餐厅服务模式。积极推动在线旅游平台企业的发展壮大, 以上、旅游总收入增长17%以上。
整合上下游及平行企业资源、要素和技术。鼓励经营户、景区 2.长期发展目标。主动融入全省旅游发展格局,扩大世界
景点利用互联网开展旅游营销信息发布、旅游产品在线预订和 自然遗产和抚仙湖品牌影响,打造旅游精品,拓展客源市场,
交易支付,推动“旅游+互联网”的跨界融合。 壮大市场主体,提升服务品质,实现旅游与生态建设、产业建
- 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