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9 - 云南生态年鉴2017
P. 179
生态保护
证的历史资料仅有1904年
首次定名的文献。上世纪
植物保护 90年代以来,虽然组织过多
次专题野外调查,但都没有
发现其分布,直至2016年5
月底调查人员先后在红河州
【中华桫椤实现人工繁殖】 个旧市和蒙自市发现疑似野生植株,后经专家野外
据《云南日报》载(通讯员余蓉培),2016 调查及物种鉴定,确定其为箭叶大油芒。
年7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成功构建中
华桫椤人工高效繁育体系,被称为植物界“活化 【德宏首次发现斜翼】
石”的濒危蕨类植物实现人工高效繁殖。 据《云南日报》载(记者王云瑞),2016年9
中华桫椤隶属于桫椤科,大型树状蕨类。 月,德宏林业部门在盈江县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
桫椤科植物起源古老,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 那邦片区海拔500米左右的热带雨林区域,首次确
石”,其所有种类均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 认发现珍稀濒危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斜翼。
物,同时也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 斜翼为椴树科斜翼属蔓性灌木,系濒危物
公约》附录II中。经过刻苦攻关,云南省农科院 种,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花卉所成功构建起中华桫椤人工高效繁育技术体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斜翼俗称“金丝藤”“草杜
系,解决自然繁育过程中繁殖效率低、繁殖周期 仲”,为小区域种,此属世界仅2个种,中国1个,
长等问题。该技术体系的构建,为濒危蕨类中华 此前发现国内主要分布于广西,模式标本采集于广
桫椤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中华桫椤 西龙州。缅甸、泰国和云南省亚热带地区也有分
组培苗定植1年后,叶长可达1.1~1.2米,初具观 布。斜翼具有较高的科研和药用价值,由于过度采
赏价值。 集,野外种群数量已经极为稀少。
【首次采集到箭叶大油芒标本】 【新物种瘤果三宝木】
据新华社(袁雪莲、张贵良)报道,2016年8 据《云南日报》(记者胡晓蓉),2016年11
月,中国科研人员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月,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进行野生植物
开展野外植物调查中,发现珍稀植物箭叶大油芒, 调查时发现了新的物种——瘤果三宝木,据林业专
并采集到该物种国内第一份产地模式标本。 家鉴定,这是元江干热河谷特有的植物,具有极高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由于大量植物物种 的科研价值,属濒危物种。
资源被西方掠夺,中国失去许多物种的命名权和主 瘤果三宝木是大戟科三宝木属一新种,大戟
模式标本的收藏。此次成功采集到产地模式标本, 科三宝木属植物在全世界约有50种,主要分布在亚
意味着中国科研人员不必再向国外标本馆借阅标 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元江的瘤果三宝木因其特
本,即可更加独立自主、更加精准地开展对该物种 殊的形态、组织结构而区别于三宝木属内其他植
的科学研究。 物,较为特殊。瘤果三宝木作为新近发现的元江干
箭叶大油芒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 热河谷特有物种,其繁殖方式特异,是研究干热河
物,因其叶片基部呈箭头形并具长短不等的柄而得 谷特殊生境下植物对环境适应的新材料,具有极高
名。19世纪末期,英国人韩尔礼(A.Henry)在云 的科研价值。
南蒙自采集到该植物标本并带回英国,后被英国植 通过初步监测调查发现,瘤果三宝木分布
物学家命名为Spodiopogon…sagittifoliu。1959年出版 狭窄、生境脆弱、繁殖方式特殊,野外生态环境
的《中国主要植物图说》将其译为箭叶大油芒。 中瘤果三宝木无实生苗。研究发现其种子生活力
箭叶大油芒最早在蒙自地区被发现,但可考 低,主要繁殖方式为营养繁殖,与其野外无实生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