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6 - 云南生态年鉴2017
P. 176

云南生态年鉴 2017
                   Annual  of  Yunnan  Ecology

              物、虾、甲壳类、环节动物、昆虫、昆虫幼虫,以                            色:上半部为浅蓝色,下半部为黑色。根据持续野
              及小鱼和蝌蚪等为食。常在水边浅水处、小水塘和                            外调查发现,腾冲拟髭蟾是一种在天冷季节繁殖的
              沼泽地带,以及水边泥地上觅食。                                   青蛙,它们于每年3月底4月初繁殖,这个时候山区
                                                                夜间气温多在5~6℃。
                  【首次拍摄到金钱豹】                                         与一般蛙类不同,腾冲拟髭蟾前肢瘦长、后
                  据《云南日报》载(记者戴振华、通讯员张                           肢较短,跳跃能力较弱。其多数时间静坐在林子底
              国英),2016年6月8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                         层,前半身撑得高高的,一旦受惊,则会手臂一
              区科学研究所工作人员在“鼷鹿种群调查项目”工                            软,耷拉着脑袋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加上其与环境
              作中,利用红外感应相机,在西双版纳东部勐腊县                            比较融合的保护色,并不容易被人发现。腾冲拟髭
              中老边境地区首次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金                            蟾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只生活在没有被破坏和污
              钱豹。                                               染的山区溪流及附近森林底层。
                  此次拍摄到的两张大型猫科动物图片,经西
              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所所长、高级工                                 【西双版纳举行“世界大象日”活动】
              程师杨鸿培、工程师宋志勇、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                                 据《云南日报》载(记者戴振华),2016年8
              究生杨子诚等联合鉴定,确定是金钱豹。此前,在                            月12日,西双版纳野象谷举行“世界大象日”系列
              中国老挝跨境区域开展的野生动物资源相关联合调                            公益活动并发出“关爱亚洲象、我为亚洲象代言”
              查中,也曾利用红外感应相机拍摄到豺、大灵猫、                            的倡议。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定强捐赠15万
              小灵猫和亚洲黑熊等肉食动物。此次调查发现,说                            元爱心款,用于亚洲象保护。
              明这一区域的食草动物数量得到增加,生物多样性                                 “世界大象日”于2012年设立,呼吁人们关
              较为丰富。金钱豹种群数量十分稀少,保护区有责                            注身处困境的非洲象和亚洲象。为进一步营造保
              任和义务保护好这一物种,进一步在这一生物多样                            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野象
              性热点区域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和保护工作。                              谷景区从2016年开始在每年8月12日举行主题为
                                                                “关爱亚洲象、我们在行动”的“世界大象日”
                  【腾冲发现两栖动物新种】                                  公益活动。
                  据《新华社》载(吉哲鹏),中国生物保护
              工作者于2016年初在云南腾冲发现一种两栖动物新                               【新平发现野生绿孔雀栖息地】
              种——腾冲拟髭蟾。这一成果于3月10日在国际动                                据《云南日报》载(记者胡晓蓉),2016年
              物分类学期刊《ZOOTAXA》上正式发表。                             11月22日,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在新平
                  腾冲拟髭蟾是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哀牢山周边开展鸟类监测项目时,发现绿孔雀栖息
              保山管理局腾冲分局与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联                            地,依此推断新平县应有野生绿孔雀分布,种群数
              合开展的腾冲片区生物多样性考察中被发现的。该                            量约60只。
              项考察始于2014年4月,目前仍在继续。                                   绿孔雀为鸡形目雉科,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
                  新种发现于高黎贡山腾冲片区的北段林区,                           野生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
              属两栖纲角蟾科拟髭蟾属。科研人员通过严谨的比                            名录》:濒危物种。根据调查,绿孔雀在云南省很
              对分析,包括形态比较、鸣声分析、DNA对比等,                           多地区已经绝迹,尚有绿孔雀分布的区域已非常
              确定其为一种未被命名的科学新种。                                  少,如果不尽快采取保护措施,云南野生绿孔雀很
                  拟髭蟾是两栖纲角蟾科拟髭蟾属蛙类的称                            有可能面临灭绝。
              呼,该蛙类的嘴上长有一些角质化的锥刺,因形似
              “胡须”而得名,但其只有繁殖季节的雄蛙才会长                                 【双柏野生绿孔雀种群数量】
              “胡须”。由于受生态环境破坏影响,拟髭蟾野外                                 据《云南日报》载(记者饶勇、通讯员谢以
              种群数量正持续下降。在目前已经被IUCN红色名                           昌、朱莹),2016年8月,双柏县恐龙河州级自然
              录评估的拟髭蟾物种当中,有不少物种被列为濒危                            保护区绿孔雀保护项目工作小组确认,自2014年11
              或受胁物种。                                            月至今,小组通过采用标图法和红外相机监测法进
                  腾冲拟髭蟾的一大特点是瞳孔颜色为上下两                           行长达200余天的连续监测显示,所拍摄的绿孔雀


            13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