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石林年鉴2017
P. 86

SHILIN 年鉴

             2017 石林 YEARBOOK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                         立教育引智、留人机制,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规
            建工作,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及森林资源保护三年行动计                          范用好“议教”经费,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坚决杜绝平均化
            划,积极争创国家级森林旅游示范县。加强“五采区”、                           倾向,不断激发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推进
            石漠化和水土流失区域生态治理,坚决关停一批影响环境、                          县一中学生食堂、巴江双语幼儿园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
            破坏生态、危害群众利益的矿产开采加工企业。加大城市面                          善教育配套设施。进一步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制,提高
            山、道路沿线、河流沿岸及水源涵养区绿化力度,坚决打击                          学校安全管理水平。普通高中一本上线人数增20%以上,力
            毁林开荒、毁林开矿违法行为,坚决打击乱砍滥伐违法犯罪                          争达到30%。
            行为,坚决打击纵火毁林犯罪行为,坚决惩处一切破坏生态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巩固全国科普示范县成果,
            环境的行为,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切实巩固好来之不易                          不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的生态建设成果,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有生命的宝贵资                           观,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公
            源。建立生态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                          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
            害、生态效益纳入审计范畴,以审计监督推动生态环境的有                          施建设,深入实施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重点
            效保护。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启动石林县第二污                          文化惠民工程。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力度,加快构建优秀
            水处理厂、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                          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大力支持民族文化、民间艺术、民俗风
            治和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建                        情的传承和展示,着力提升国际火把狂欢节、阿诗玛文化节
            立健全县、乡镇(街道)、村三位一体环境监管模式,万元                          等文化节庆活动的品牌影响力。
            GDP能耗下降2.2%以内。                                          提高卫生服务水平。坚持公立医院公益属性,破除
                夯实城乡发展基础。优化布局,完成城乡总体规划修                         逐利机制。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均等化、区域医疗服务一体
            编,完善“多规合一”,统筹城乡发展。全力推进大叠水、                          化、基本医疗服务标准化,扎实推进县中医院搬迁新建,
            长湖旅游专线、农村公路路面硬化等工程建设,配合推进                           并探索医疗服务新模式,全力支持民营医院健康发展,引
            宜石、石泸高速公路石林段建设,完成东城商贸城、西城区                          导社会力量发展卫生事业,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全面落
            金鸽巷片区等5条市政道路建设,实施环城南路路面工程和                          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食品
            西城大道环线贯通工程。加快推进石林地下水库、鱼龙水                           药品安全战略,加快构建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
            库、柴石滩水库石林提水灌区工程建设,抓好农村饮水安全                          安全治理体系。
            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县城水系规划,推动自然积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严格执行保障民生的各项制度,认
            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                               真落实就业创业各项优惠政策。强化职业培训的针对性,把
                建设宜居美丽家园。完善城市服务监管体系,加快智慧                        培训重点放在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和失地农民等群
            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社区等建设步伐,提升城                          体上。巩固提升各项社会保险参保成果,各项社会保险综
            市管理智能化水平。加大规划执行力度,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合参保率达96%以上,实现应保尽保。着力建设普惠型社会
            和权威性,大力推进棚户区和旧城改造,统筹抓好地下综合                          保障救助体系,完善临时救助、低保救助、医疗救助等救助
            管廊建设,切实解决好“马路拉链”问题。加强历史文化街                          机制。
            区、文物古迹、古镇名村的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延续城                              (六)以共建共享、民族团结为重点,全力推进和谐石
            市历史文脉。实施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的“四治三改                          林建设
            一拆一增”     (3) 行动,聚焦城市人居环境中的“堵点”“痛                       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社会治理,更加注重促进社
            点”和“盲点”,全面清查和严肃处理不批擅建、未批先                           会公平正义,不断增进民族大团结、大繁荣,着力构建社会
            建、批后加建,违规占道路、占绿地、占广场等行为,实现                          主义和谐社会。
            城市新形象、品质新提升。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深入实施                              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各级党委政府严格执行“三重一
            农村“七改三清”       (4) 综合整治行动,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                大”决策机制,确保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支持
            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村群众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更幸                          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务。
            福,完成新农村建设项目12个,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2个、                         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2个。                                      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
                (五)以民生改善、群众增收为重点,全力推进幸福石                        线,加强新时期的统战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
            林建设                                                 执法严明、公平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支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更加注                         持和保障法院和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重改善民生,全面发展各类社会事业,提高政府公共服务                           提升司法公信力。大力开展“七五”普法,着力营造办事依
            水平。                                                 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名                         围。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不断提高双拥共建水
            校、名师、名长“三名”工程,引入教育品牌管理模式,建                          平。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支持工青妇、工商联、红十字会、
            6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