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9 - 中共曲靖市委执政纪要2016
P. 579
特 约 专 稿
缺乏现代高端服务业。二是增长动力
失衡。长期依赖“一煤独大”经济格局,
财政收入 90% 以上来自煤电及相关
产业,煤电市场“打喷嚏”,全县经
济“重感冒”。三是城镇建设滞后。
城镇化率低于省、市平均水平 8 个百
分点,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功能不配
套,人居环境差,形成“漏斗”效应,
聚不了人气、留不住财气,严重削弱
了发展内生动力。
(三)谋划突破困境的出路 6 月 1 日,唐开荣来到胜境街道洗洋塘小学,亲切看望慰问少年
儿童
面对经济“断崖式”下跌的困境,
富源县委团结带领四班子直面问题、痛定思痛、审时 化解过剩产能 729 万吨。其中,化解过剩产能 420
度势,紧紧扭住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 万吨,占全市的 57%、全省的 23%。同时,加强规
性改革,在广泛调查研究、辩证审视县情、充分集思 模化、机械化、信息化、质量标准化“四化”矿井建设,
广益的基础上,提出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 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地方煤矿融资 9 亿元,促进煤
化“两轮驱动”战略,全力打好产业转型、县城建设、 炭企业脱困发展,切实改变煤矿“小、散、弱”状况,
脱贫攻坚、安全维稳“四大攻坚战”,努力建设能源 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单井生产能力由年产 10 万
大县、铝产业集群发展基地县、高原特色农业基地县、 吨提高到 15.6 万吨,煤矿本质安全得到大幅提升,
出省入滇现代物流基地县和宜居宜业山水园林生态 连续 36 个月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创造了地方煤矿
县城的发展思路,奋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安全生产“零事故、零死亡”最长周期纪录。
二、有破有立,突出“产业转型”,打 (二)立足优势兴产业
造富源经济“升级版” 为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障碍,富源县立足
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坚持把产业培育作为转型发展
(一)壮士断腕去产能 的重中之重,着力发展“五大产业”。一是发展高原
煤电产业一直是富源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国家 特色农业和生物资源加工产业,提升“大河乌猪”“富
淘汰落后产能和去产能的重点产业。从 2014 年开始, 源魔芋”两大品牌,大力发展黄桃等观光农业,建
富源县按照国家和省、市的安排部署,实施煤炭产业 设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现
转型升级,化解过剩产能,出台《煤炭产业结构调整 代农业,推动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努力建
转型升级整顿关闭矿井实施意见》《煤炭行业化解过 设高原特色农业基地县。二是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
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实施方案》,实行县级领导包保 坚持走“煤焦化、煤制气、煤制油”和精细化工的
责任制,“一矿一策”编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预案, 路子,逐步改变“挖煤卖煤、一煤独大”的低端产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手段,关闭煤矿 50 对,全县地 业现状,努力建设能源大县。投资 80 亿元的年产 20
方煤矿从 145 对减少到 95 对,累计淘汰落后产能和 亿方中泥煤制天然气项目、投资 5 亿元的煤层气开
ZHONG GONG QU JING SHI WEI ZHI ZHENG JI YAO 2016 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