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5 - 宣威政协志
P. 315
第三篇 工作纪要
污水任意排放,水质污染严重,对居民健康、工农业生产和投资环境、城市形象等方面造成了严重影
响。为尽快启动实施东河综合治理项目建设,调研组建议,强化宣传,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加强领导,
制订方案,严格监管;整合项目,筹集资金,统筹实施;把握重点,分期建设,稳步推进。
【城市规划专题调研】
2011 年 10 月 25 日至 12 月 2 日,市政协组成调研组,对城市规划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认为,
现行总体规划实施七年来,指导思想明确,城市性质定位准确,用地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并为城市
发展留有余地,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对城市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改善了
城市的投资环境,提高了城市功能,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宣威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
空间。为做好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工作,调研组建议,明确规划的总体要求,科学定位城市性质,科
学确定城市规模,优化城市布局,突出城市特色。
【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
2012 年 8 月下旬至 12 月上旬,市政协组成调研组,对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
题调研。调研组认为,宣威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全市具有以历史文化、民族文化、
宗教文化、文物资源、自然资源等为主要内涵和内容的丰富文化资源,特色优势明显,但总体处于待
深度挖掘、提升开发的阶段。宣威文化产业仍处于 “幼年期”,“总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层次低”
的产业特征非常明显,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宣威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
在于选准突破口,找准文化定位,深挖文化底蕴,做出特色品牌,打造精品力作,形成宣威文化品牌
的“蝴蝶效应”。 为推动宣威文化产业发展,调研组建议:(一)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发展合力。进
一步提高对宣威文化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以全新的视角认
识宣威的文化资源禀赋、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对待宣威的特色文化优势、以超前的思维定位宣威文化产
业发展战略,切实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像抓经济、
抓工业一样抓文化产业发展。(二)深挖文化底蕴,打响文化品牌。要将继承传统文化与塑造现代文
化相结合,充分深挖利用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的宣威文化,着力提炼凝固
宣威文化符号,瞄准顶尖水平进行大策划、大制作、大包装、大营销,通过高端媒体全方位强势传播,
放大宣威文化效应,强化宣威文化的影响辐射能力,扩大宣威文化的外在影响力,打造影响国内外的
知名文化品牌。(三)谋划重大项目,突出发展重点。要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以
大思路谋划大项目,以大投入大融资的气魄,打造文化发展大引擎,引领宣威文化大发展,找准宣威
文化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依托以东山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资源,双塔精品景观,依托龙头文
化企业,依托以邓小平夫人卓琳为代表的名人文化资源,依托以宣威火腿为代表的美食文化资源优势,
佛教文化项目、双塔文化项目、文化演艺项目、名人文化项目、美食文化项目。(四)加大投入扶持,
完善发展机制。每年财政预算投入文化扶持发展经费不少于 1000 万元,积极引导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重
大文化项目投资领域。要切实加大对宣威文化资源的研究挖掘、高端文化研讨、主流媒体宣传传播、
文艺精品创作、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重点文化企业发展等工作的资金、政策支持力度。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