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9 - 宣威政协志
P. 319
第三篇 工作纪要
第三章 社情民意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人民政协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基础,是发扬社会
主义民主、促进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是党和国家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委员“知情”“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宣威政协自成立以来,历届政协
领导都很重视这项工作。
1985 年,收到人民来信 17 件,接待来访 30 余人次。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认真加以研究,同时分
别给以答复、处理或转办。
1986~1987 年,在委员中开展“一人一封信”活动,共收到 169 件,有的在《政协简讯》上发表,
有的批转有关单位办理。
1988 年 3 月 19 日,县委、县政府领导在县委小礼堂亲自召集出席政协宣威县二届二次会议的委员
代表进行面对面的平等对话,广泛听取各族各界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委员们就发展规划、工业交通、
乡镇企业、环境污染、教育问题和其他方面问题向县委、县政府领导做如实反映,领导就这些问题
一一进行认真答复。
1989 年,在县政协二届三次会议期间,县委、县政府领导,包括县直部委办局的负责同志同政协
委员就宣威的经济发展和廉政建设,特别是农业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协商对话。围绕农业增产的中心议题,
委员们还对领导艺术、干部作风、森林砍伐、土地征用、环境监测、三废处理、城镇供水、蔬菜生产、
住房改革和技术合作等问题提出很好的意见建议。
1992 年,办理来信来访案件 120 件,其中精神文明方面的 35 件、农村建设的 19 件、经济建设方
面的 38 件、党纪政纪方面的 3 件、离退休的 3 件、民事纠纷的 21 件、落实政策的 1 件。
1993 年,接待来访 43 人,处理来信 13 件。自 1986 年 2 月创办《政协简讯》至 1993 年共印发 34 期,
上报下发,互通信息,了解情况,交流经验。
1995 年,收到来信来访 30 件。
1996 年,收到来信 15 封。1997 年,走访委员 116 人次,编印《政协简讯》13 期。
1998 年,接待来访人员 916 人次,来信 64 封。编印 10 期《政协简讯》。
1999 年,走访委员 161 人次,编印《政协简讯》11 期。
2000 年,向市乡两级党委政府反映社情民意 200 余条,收到群众来信 50 多件,接待来访人员 250
多人次,编印《宣威政协》11 期。
2001 年,政协领导接待来访群众 150 多人次,处理来信 60 多件,编印《宣威政协》12 期。
2002 年,接待群众来访 52 人次,处理来信 11 件,编印《宣威政协》7 期。
2004 年,编印《宣威政协》12 期。
2005 年,接待群众来访 107 人次,来信 76 封,在处理海岱的一桩土地纠纷案,当事人上访各级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