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3 - 中共禄劝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523

调研报告


                     (四)结合现有生态、民俗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现禄劝红色旅游每年接待游客超
                 过 4 万人,综合收入超过 1000 万元,是禄劝旅游业的重要支撑。红色旅游线路覆盖了普渡河兴
                 隆原始部落野温泉、下达基温泉、三江口温泉旅游区、中屏溶洞旅游区、撒老乌彝族文化旅游村、
                 马鹿塘杜鹃花海、翠华汤朗箐苗族风情谷、小鹧鸪民族特色旅游村等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
                 随着乌东德水电站的建设,也将呈现一个新的旅游热点。在规划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方面,可以
                 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自然生态景观资源与禄劝红色旅游结合。红色旅游虽然是去革命故地旅游,但游客却
                 有着现代的旅游需求,尤其是对革命故地的自然条件寄予较高的心理期望,希望能在风景秀美
                 的革命老区敞开心怀,追溯革命年代的壮烈情怀。红色旅游地的自然景观是不可多得的优秀旅
                 游资源,禄劝自然地理条件丰富多彩,有高山、峡谷、山地等自然生态风光,这些地方也是当
                 年红军活跃其间的根据地,把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与禄劝红色之旅结合起来,才能交相辉映。二
                 是民俗文化资源与禄劝红色旅游的结合。红色旅游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游人到此一游的主要兴
                 趣在于释放怀念与敬仰的情怀,因此红色旅游又是人文精神的回归与再现。禄劝民俗文化历史
                 悠久。早在南诏期间,彝族三十七部落之首罗婺部就在禄劝境内。悠久的彝族文化和民族特色
                 必将成为新的旅游热点。通过对历史和民俗的充分挖掘,将会产生有力的旅游竞争力。
                     (五)探索开发红色教育文化产品。制作纪念章、纪念册、纪念衫、光盘、丛书、小雕塑
                 和小石刻等特色纪念品等,达到扩大宣传,增加当地群众收入的目的。
                     红色革命遗址遗迹是“固化”的党史和革命史,是“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科书,具有
                 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在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中,我县境内的
                 革命遗址遗迹亟待得到大力的修缮保护,才能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促进旅游开发、加快经济发
                 展的作用。


                                                                                   (李迎春 供稿)



































                                                                                                 ·489·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