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7 - 中共禄劝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407

脱贫攻坚工作
                                                                                     脱贫攻坚工作

                     五、呵护一群孩子,全方位帮扶,解决有人掉队的问题
                     坚持实施惠民工程,保障特殊群体权益。禄劝作为集“民族、革命老区、山区、贫困”于
                 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积极践行“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一个兄弟民族、一个贫困
                 群众掉队”,落实到教育扶贫工作中,就是要全面实施教育惠民工程,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
                 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贫困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一)统筹规划注重实效,四类学生得实惠。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严格执行“两为主”政策,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按监护人居住地就近安排入学,与当地户籍学
                 生同等享受免费义务教育。2015 年至 2017 年,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分别为 819
                 人、1072 人、1216 人,全部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在公办学校就读。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学生关爱服
                 务体系。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实施方案》,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
                 关工委、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积极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切实保障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2015 年至 2017 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分别为 9654 人、5277 人、3710 人,全部在校
                 接受义务教育。则黑中心小学、马鹿中心小学建起了“关爱儿童之家”,秀屏中学等学校的心
                 理咨询室和“爱心周末陪伴活动”得到省、市认可,被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命名
                 为教育研究与实践教学基地。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对残疾儿童少年以随班就读、送教
                 上门等形式安排就学,心理上给予关心,生活上给予帮助。2015 年至 2017 年,三类残疾儿童
                 少年入学率分别达 91.94%、92.68%、94.19%。关心扶助农村贫困学生。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
                 精准帮扶 5941 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2017 年初中毕业生全部升入高一级学校免费就读,
                 从源头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二)政策引领优质带动,民族学生享公平。优先改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学校办学条件,
                 优先确定少数民族聚居的校点为寄宿制校点,少数民族学生优先享受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和
                 困难补助;制定少数民族学生县内录取加分政策,全县 8 所民族学校,每校每年补助 5 万元
                 工作经费,每生每年补助 1000 元少数民族生活补助。建成禄劝民族实验中学、禄劝民族小
                 学以及云龙乡民族小学、撒营盘镇民族小学、茂山镇丽山民族小学、翠华镇兆乌民族小学、
                 九龙镇文林民族小学、云龙乡民族中学(现思源实验学校)8 所农村民族学校,8 所民族学校
                 均在禄劝标准化中小学之列,引领着禄劝民族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其中,禄劝民族实验中学目
                 前有 55 个教学班 3248 名学生,先后荣获“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昆明市民族团结
                 进步模范集体”等各级表彰 163 次;禄劝民族小学拥有 59 个教学班,20 种少数民族学生,在
                 校学生 3280 人,学校积极创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窗口,先后荣获“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
                 学校”“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等 82 项荣誉称号。近三年,全县小学少数民族儿童入学
                 率分别为 99.02%、99.67%、99.64%,初中少数民族少年毛入学率分别为 100.94%、114.92%、
                 119.84%,让更多山区少数民族子女享受到了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
                     (三)挖掘传承民族文化,大山飞出“百灵鸟”。为挖掘、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提升民
                 族文化品牌,禄劝于 2012 年 9 月成立“崇德小学彝苗童声合唱团”,由彝族苗族非物质文化传
                 承人、音乐艺术专家到校对学生进行教学,极大地培养和激发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丰
                 富了困难群众的精神生活,使大山里的孩子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2017 年 7 月 5 日,中央
                 电视台《经济半小时》 栏目以《彝山苗岭飞出“百灵鸟”》专题报道了禄劝教育扶贫成果;7
                 月 22 日至 26 日,合唱团参加中国第六届童声节荣获 A 组金奖第一名;8 月 20 日,在昆明胜利
                 堂举行“弦歌禄劝 天籁童心”专场音乐会;12 月 31 日,到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银
                 河之声”新年音乐会。2018 年 3 月,还将受邀到北京参加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

                                                                                                 ·373·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