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6 - 中共禄劝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406
2017 年中共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委执政纪要年中共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委执政纪要
2017
(三)创新施策,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县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采取融资租赁方式,由融资方一次性投入 6137 万元,实施教育信息化计算机配备、多媒体“班
班通”、教育城域网“校校通”、录播室系统、视频会议教学教研系统、“平安校园”视频监
控系统、阅卷系统等七项工程,县财政在 4 年内分 8 期全额偿还融资款,这是禄劝教育发展史
上从来没有过的大事。目前,全县计算机配备生机比初中达 7:1、小学达 11:1,中小学全部开设
信息技术课;全县村完小以上学校 100% 实现光纤网络到校,100% 的班级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
板或一体机,实现了优质资源“班班通”;全县约 80% 的教师有自己的网络学习空间,教育会议、
教学教研实现网络化,视频监控全覆盖,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县政府每年出资
240 万元引进成都七中先进教学资源,通过开展成都七中网络直录播教学,引进优质课堂教学、
办学理念,拓宽了教师在职培训新途径。此外,还建成了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
共服务平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逐步缩小
了城乡间、校际间差距,促进了教育公平,提高了教育质量。
四、稳定一批队伍,着力留住人,解决师资均衡的问题
坚持稳定教师队伍,促进师资均衡发展。禄劝遵循“因地制宜、政策引导、城乡互动”
的原则,培养教育干部、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同时,以健全绩效工资制度、提高乡村教师
待遇等为抓手,想方设法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中小学教育干部、教师轮岗
交流工作,助推全县教育师资均衡互补发展,确保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一)合理调整编制,加大教师补充力度。科学动态核定县域内教师编制,根据学校办学
规模、学生数等实际情况对教师编制进行动态管理,合理调配辖区内教师。2015 年至 2017 年,
通过招聘特岗教师、普岗教师,选调外地优秀教师等方式,共补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 397 人。
同时,立足长远,提前谋划人才补充机制,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 128 人。
(二)建立激励机制,健全绩效工资制度。制定《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教育教学质量表彰
方案》,将表彰奖励资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每年对教育教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2014 年至 2016 年共表彰奖励优秀教育工作者 1153 人次,发放表彰经费 300 万元。每年教师节、
春节期间,县四班子领导走访慰问优秀教师、一线教师。每年提取县城义务教育学校奖励性绩
效工资总量的 1%,向农村学校倾斜分配。从 2015 年起,按人均 1200 元标准将教师年度绩效奖
励纳入县财政统筹安排,并逐年提高。此外,根据路程远近、条件艰苦程度,将全县学校(除
县城外)分为四个类区 29 个档次,每师每月发放 500 元乡镇岗位津贴,500 元至 1950 元乡村
教师生活补助和 800 元的自治县津贴。乡村教师待遇明显改善,待遇留人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三)科学轮岗流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规范全县教师队伍流动管理,近三年来,共交
流教育干部 91 名、教师 823 名,从县城优质学校选派 8 名优秀中层干部到乡镇薄弱学校担任校
长,对 50 名任期届满经考核合格的校长进行异地轮岗交流,从乡镇学校选拔 180 名一线教师到
县城学校顶岗学习,从县城优质学校选派 100 名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县城优质学校与农
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 15 对,开展各项交流活动 54 次,参与教师 2705 人次。实施名师带动工程,
组建潘加海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董加维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杨天海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 3
个名师工作室,建立“名师会诊”制度,定期组织名师到农村学校和周边学校听课、上示范课、
观摩课,并参加集体备课等研讨活动,帮助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借助禄劝入选“国培计划项目县”机会,实施教师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培训各级各类
教师 56527 人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连续三年利用暑假进行全员师德师风培训,截至目前共
有 11268 人次参与,提高了教师师德修养,树立了禄劝教育良好形象。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