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4 - 中共禄劝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384
2017
2017 年中共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委执政纪要年中共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委执政纪要
投入资金 116.64 万元,建成石城、乐乌等生命防护工程 3.24 千米;投资 910 万元,投资 1694.8
万元修建农村人畜饮水工程 34 件,解决基多、石城、乐乌、丰租、哈依、书姑 6 个村委会 53
个村组 7978 人的饮水困难;投资 847 万元修建农田水利工程 3 件,解决石城村委会 1800 亩农
田地生产灌溉用水困难;投资 434 万元修建乡集镇供水升级改造工程,解决乡集镇片区 2900 人
的饮水安全问题。四是投资 350 万元实施脱贫后续巩固提升工程。项目涉及 6 个村委会 18 个村
小组,受益群众 567 户 2316 人。五是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完成市财政下达禄劝县产业扶持
资金 83.25 万元,项目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 437 户 1233 人;完成市级扶贫到户贷款项目 24 户
100 万元。六加快完善通信设施建设。实现全乡 7 个村委会、卫生室、村完小有线光纤网络全覆盖,
为村级互联网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实现全乡 79 个村民小组太阳能路灯全覆盖,方便了
人民群众早晚出行。通过一系列脱贫措施的实行,乡村面貌得以全面改善,到 2017 年底 436 户
1764 人达到脱贫标准。
(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建设全面加强
在农村医疗卫计服务方面。实现全乡 7 个村委会卫生室能满足群众看病购药,基本医疗卫
生服务机构覆盖率 100%;2017 年全乡无孕产妇死亡;开展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卫生院
提供中医药服务达 100%,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达 75%;全乡建设完工 7 个标准化村卫生室;
PITC 检测数占辖区人口基数的 35% 以上,HIV/AIDS 配偶检测率达 75%,CD4 检测率达 40%,
抗病毒转接率 100%;2017 年新生儿出生 134 人,年老病逝死亡 93 人,加强人口计生服务管理,
深入实施“奖、优、免、补”政策,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 7‰以内。2017 年实施发放“奖优免补”
资金 18.8 万元。在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方面。2017-2018 学年,义务教育阶段 6-15 周岁适龄儿童
少年 1446 人,上门劝返辍学生 24 人,在校 1446 人,入学率达 100%,实现了零辍学的目标。
残疾适龄儿童通过进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三种入学方式,全乡 6-15 周岁残疾
儿童少年 19 人全部入学,入学率达 100%。在劳务输出和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方面。城乡居民养
老保险参保 7842 人,参保率达 98.81%;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 11060 人,参保率达 98.45%;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险参保全覆盖,完成引导性培训 1300 人,实现劳务经济总收入 1850 万元,
技能培训 350 人,转移就业 130 人,其中向北京及沿海省份转移 25 人,昆明主城区 105 人,完
成创业担保贷款 60 万元。在民政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全面实施拥军优属和救灾救济工作,
投入资金 6.88 万元,用于解决优抚对象“三难”问题,向军属家庭发放慰问金 17200 元,发放
现役义务兵军属优抚资金共 72000 元。全年共发放救灾大米 64.38 吨,油 570 桶,临时救助 464
人次次,发放救助资金 46.67 万元,棉被 1470 床,大衣 131 件;完成医疗救助 256 人次,发放
资金 65.51 万元;农村低保动态调整后低保 562 户 1098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 451 户 918 人。
在文广体电方面。共宣传了相关文稿 90 多次;制作录制雪山乡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录音,发放 U
盘到各村小组播放,让群众知晓脱贫攻坚政策;对网络培训学校、图书室进行规范管理,2017
年共服务 350 多人次,增加农家书屋图书 1000 多册;完成户户通置换 800 套;在丰租村委会新
建台站和机房,向全乡范围内放射中央电视台信号,现机房进入装修阶段。在残疾人救助方面。
扶持 2 名优秀残疾人自主创业,发放创业补助金每人 4000 元;培训残疾人 120 人次,发放农用
物资 5.6 吨。在电力建设方面。投入资金 612.7 万元,完成 10kv 线路大修扶改 9.6 公里;中心
村改造 3 个台区;建档立卡户移表 726 户,移杆 64 基,全年无电力及非电力人员触电死亡事故
发生。统战、民族团结、宗教稳定工作取得新进展。2017 年全乡的统战、民族团结和宗教稳定
工作,按照新世纪统一战线“四个服务”和民族团结宗教稳定工作的总体要求,围绕民族工作“共
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上下协调一致,共同努力
·350·